外孙一直是我和老伴带的。可能是受老伴爱卫生的影响,从3岁开始,他就能自己刷牙、大小便以及饭前饭后洗手;从5岁开始,他就能起床后将盖被和被单整理得服服帖帖。
人们通常把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和影响概括为“言教”“身教”“境教”,并且普遍认为,“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身教”强调示范作用,“境教”强调环境影响,它们都属于“不言之教”。《道德经》中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意思是说,不用语言的教育,清静无为的好处,天下很少有人能认识到和做到。关于“不言之教”,人们普遍的认识是淡化口头说教,通过实际行动和榜样示范来达到教育目的。
笔者最近参加了一次品读《道德经》的读书会,书友们结合“不言之教”这一话题发表感慨,交流教子体会。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心切,选择了语重心长、苦口婆心式劝说,但结果多半事与愿违,说得越多,孩子不是越麻木,就是越叛逆。由此可见,一味地说教,并不是一种好方法。而一位书友是这样做的:闲暇时,她和爱人不是看书,就是交流读书的心得,从不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夫妻俩很少给孩子提要求,但受爸爸妈妈的影响,孩子从小就非常专注于看书学习,小学还没读完的他,就已读完不少经典名著。
上面的事例,是不是告诉我们,父母只要做好自己,完全无须用“言教”了呢?当然不是。
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自觉、顺利地接受父母言行和习惯的影响的。能否受到父母正确言行、良好习惯的影响,除了孩子的意愿外,还取决于孩子的接受能力和意志力。当孩子出现懈怠,遇到困惑时,父母必须及时予以点拨。只有及时“拨云”,方可“见日”。由此可见,“不言之教”不是一概不言,而是该“言”的时候“言”,不该“言”的时候不“言”。
“不言之教”还包括环境对人的触动和影响。科学地运用“不言之教”,还必须重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尽可能地给孩子创造有利于他们成人、成才的良好教育环境。
作者:黄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