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钱,学名叫辅币。顾名思义,就是充当主币的辅助货币,用于找零。古代有没有零钱呢?简略地说:没有。
铜钱即主币
中国古代货币名义上一直以铜钱为主币。因为铜钱币值低,单个的铜钱相当于辅币零钱,成串的铜钱化零为整,又变身为大面值主币。铜钱用“贯”和“枚”解决了主币和辅币问题,等于同一种主币兼具整钱和零钱的功能。
另外,黄金和白银,在不同历史时期,充当了主币,和铜钱一起构成一个面值大小相补充的货币体系。因此,古代铜钱可以说既是主币也是辅币,既是整钱也是零钱。
从商朝开始,铜取代贝币成为主币,黄金、珍珠、玉石等稀缺物品也可以作为货币随时兑现。
春秋时期铜制货币广泛流通起来,其他货币渐渐退隐。以当时人们很低的日常收支能力,铜币的币值要比较低才适用,加上货币携带方便的客观要求,最后周天子的京畿和周边的诸侯使用的铜钱成为主要货币。
大钱的探索
铜钱币值太低也有麻烦。一般人的日常交易还能对付,商人的大额支付,用币值低的铜币显然很不方便。于是,楚国的楚庄王放大铜币的币值。
公元前601年,孙叔敖担任楚国令尹以后,“庄王以为币轻,更以小为大,百姓不便,皆去其业。”楚庄王将铜币的小额文字直接变更为大额文字。当市面上流通挺顺的铜币面值突然以倍数放大,结果大家都无法交易。
孙叔敖建议恢复小额文字,“王许之,下令三日而市复如故。”
楚庄王改变的就是楚国早期的铜币,这个时候货币还不叫“钱”。楚庄王改革币制虽然失败,但是铜币面值太小不方便的问题依然还在,继续困扰着楚国和西周京畿,以及其他诸侯国。
又过了77年以后,周景王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个金融难题。
公元前524年,周景王苦于钱币币值太小,准备铸造大币值的铜钱。尽管大臣单旗反对,周景王固执己见,还是铸了大钱,结果“百姓蒙利焉”。
周景王的“铸大钱”,相当于发行了百元大钞,成功解决了铜钱币值太小不便于交易的问题。
至少这个时候开始,对于货币,人们懂得货币需要大小配置,“子母相权”,也就是主币和辅币相配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主币和辅币问题,并在实践中尝试实行主币和辅币同时流通,较好解决了货币的币值和币种与经济相适应的问题。
被儒家津津乐道的周朝,在货币体制方面真是可圈可点。圆形有孔的铜钱发源于周朝,主币和辅币配套子母相权的货币理论也发源于周朝。
没有辅币
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法定货币两种,“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上币和下币不是主辅的关系,都是主币。上币和下币的区别只在于面额的大小。
黄金和铜钱的比价一般是1∶10000,也就是“一金万钱”。
从秦朝开始,中国货币实行的是一种复本位制,也就是两种货币黄金和铜钱同时担任主币。汉朝以后黄金虽然没有明确作为主币,但在日常交易中一直都作为替代铜钱的大额币种,实际上还是主币。
大钱不灭
王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主币和辅币制度。古代也有一次不成功的辅币改革,这就是王莽的“大泉”和“小泉”。王莽篡位后的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废除之前混乱的28种货币,仅仅留下主币大钱和辅币小钱,大小兑换比例为1∶50。天凤元年(公元14年)又改为1∶25。思路其实非常正确,可惜各项改革措施混乱、复杂、扰民、苦民,最终失败。
此后,铜钱基本上成为古代社会单一的主币。主币和辅币的问题被搁置起来,人们在存储、携带和支付货币时候,非常麻烦,也非常不安全。
因此,铜钱的“大钱”在历史上会时不时地冒出来,客串一下主币的角色。两种情况下,“大钱”必出。一种情况是市场上钱太多,小面额铜钱交易太费事,需要大额支付。还有一种情况是,市场上钱太少,铜钱少到没法子做买卖,货物无法流通。一般这时候的主政者会铸大钱,迅速缓解钱荒。
三国时期兵荒马乱,刘备和孙权都尝试铸大钱。
刘备夺取成都以后,因为军用不足,铸大钱掠夺民间财富。“昭烈取蜀铸直百钱。”书中这么解释:“军用不足,备忧之。西曹椽刘巴曰:‘此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价,令吏为官市。’备从之,旬月之间,府库充实。”
话说刘备军费不足,一个担任西曹椽的官员刘巴说道,这事容易,铸造面值100的铜钱,平抑物价,命官吏设立官市就可以了。刘备实施这一措施后,几个月就财富充实了。
孙权不甘落后,甚至还铸造当五百和当千的大钱。延续到南唐李璟,仍然流通大钱。
宋朝淳化年间,耀州知州赵安易请求像刘备在西川一样铸当十大钱。遭到吏部尚书宋琪等人的质疑:“刘备时盖患钱少,因而改作,今安易之请反患钱多,非经久计也。”说刘备是怕钱少铸大钱,而赵安易是怕钱多铸大钱。
宋朝大钱也是不曾中断,既有铜钱的大钱,也有铁钱的大钱,与更大面额的交子、会子共同使用。
历史上民间更常态化的货币流通,主币还是铜钱。主币和辅币的矛盾,中国人的智慧是拆零和凑整:以贯计数类似主币,以枚计数类似辅币。
更大额的支付就直接用黄金。铜钱一直稳定地作为主币,维持着中国古代社会的运行和发展。明朝以后,黄金的这种大额支付角色,被白银代替。白银和铜钱的比价一般在1∶1000,也就是一两白银等于1000枚铜钱。白银进入中国以后,明清时期中国实行的是一种银铜复本位制,白银和铜钱都是主币,相互补充。铜钱的一文、一贯,白银的一两,都不是零钱。
辅币制度姗姗来迟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社会体制受到西方猛烈冲击,很多制度开始与西方对接。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仿铸银元。为了便于找零,也是借鉴西方货币制度,同时铸造了银辅币,面额为五角、二角、一角、五分四种。这是中国货币第一次出现辅币。
十年后的1900年,因铜价飞涨,铜钱被民间大量销毁,各地出现严重的钱荒。两广总督李鸿章奏请仿照香港铜币铸造铜元,每枚重二钱,铸有“每百个换一元”字样,即铜元兑银元的比价为100∶1。
晚清本位币仍然只是白银和铜钱,银元本是只是白银的一种替代币种,并没有明确主币地位。银铜辅币是推广银元的副产品,并没有明确辅币的地位,这有点类似于小三,有其实但没名分。
直到晚清覆灭前夜,1910年清廷颁布《币制则例》,明确银元“以一元为主币,重库平七钱二分;另以五角、二角、一角三种银币,及五分镍币,二分、一分、五厘、一厘四种铜币为辅币。元角分厘各以十进,永为定价,不得任意低昂。”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明确的辅币法律文书,币制改革计划没等到实施,清朝灭亡。
民国建立以后,北洋政府一度也颁布了《国币条例》,规定发行九种辅币,后以失败告终。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取得成功,确立了法币的主币地位。1936年1月,国民政府颁布《辅币条例》,规定辅币种类为五种镍币,分别为20分、10分、5分、1分、半分面值。到1937年8月,中央铸币厂共铸五种辅币8.85亿余枚,合计面值2700多万元。
相对于主币的历史,辅币在中国流通的时间只有几十年。
作者: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