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沉,天空愈发深邃,沿蜿蜒山道前行,淡淡草木香在空气中消散,还夹杂着即将入夜的清寒。
在齐云山脚下用过晚膳,只因一场打铁花,此刻,我的脚步不由地添了几分急切。
不远处,游客中心的广场上已聚集了不少人。场地中央那两座化铁的熔炉里,炭火熊熊,烈焰狂舞,似在贪婪地舔舐炉壁,朝外喷吐着滚滚灼人气息,宛如一头蛰伏的巨兽在暗暗蓄力。
齐云山的夜色,如水般缓缓漫了下来。山峦于暮色中勾勒出起伏的线条,星群疏淡邈远。山上树木临风而立,清幽无限,与山间若隐若现的灯火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神秘又宁谧的韵致。
音乐骤然而止,只见一位艺人手持特制器具,从熔炉中舀出满满一勺在高温下熔得通红且透亮的铁水。那铁水在勺中翻滚、跃动,恰似炽热的岩浆,散发出令人敬畏的热度与光芒。艺人奋力将铁水抛向天空的那一瞬,时间仿若凝固。
打铁花,一说始于春秋,一说源于北宋。明清鼎盛时,它被用于还愿、升迁、嫁娶、高中、建宅、节日等各类喜庆之事,还与鞭炮、烟花、耍龙灯、打铜器、游社火等元素相融,成就了各地独具特色的民间铁花焰火。
铁水扬起,瞬间幻作漫天璀璨繁星,朝四面八方飞去。顷刻间,橙红色的铁花于夜空中怒放,如田野中一朵朵硕大的紫云英,将齐云山的山势清晰映照。连绵起伏的山峦轮廓在这金色光辉的勾勒下,恰似一幅精心雕琢的金属画卷,每一处峰岭、每一道沟壑都彰显出刚硬且细腻的质感,而后又羞怯般渐渐隐去。
记得幼时,我与伙伴们曾在节日里手持火把转圈,摆弄各种造型,火花四射甚是可观,可那场景无论从哪个方面,显然不能与打铁花相比。
铁花绽放之时,一阵“噼里啪啦”之声猛然炸响,仿佛无数串鞭炮于同一刻被点燃,似悬泉飞瀑,水声轰然,盖过人喧马嘶,在夜空中久久回荡。每一朵铁花飞升降落,玉珠迸溅,雨打花开,忽明忽暗,它们在空中交织、旋转、碰撞,宛如一曲《将军令》,点弹、扫弦,音符跳跃、撞击,“军情急,军令至,将军点兵赴沙场,金戈铁马军威壮”。这声音更似直接叩击心灵,“卷起千层浪”。
据闻,民国初年,因战乱与灾荒,打铁花活动遭受重创,一些地方的表演几近销声匿迹。而今,经由一些民间艺人的挖掘整理与传承,打铁花技艺重获生机并发展。2008年,打铁花被录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打铁花结束,留下一片寂静夜空。然其于天地间的绽放,宛如人生的灯塔。我们生于天地之间,历经种种,恰如铁水成花的历程。在有限的人生里,奋力绽放,亦当如是。
孙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