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楼古街在中和镇算是一景,纵然岁月不居,世事渺渺,站在街上我仍能想象建楼时房主们的荣耀。古街长约一百多米,两边南洋风格的骑楼很多已重建,有的成为纯粹的住家,有的作为店铺开门迎客。
闹元宵是一道奇特的民间风景,是春节最后一个高音符,而后戛然而止,宣告喜庆和纵情的结束。今年元宵节前一天,我就应邀到了儋州中和镇。这个海南岛西南古镇上闹元宵,时隔三年后重启,对我充满了无比诱惑。更让我耿耿于心、远道而来的缘由,是因为这里是北宋著名谪臣——大文豪苏东坡生活过三年的地方。因此,这个充满魅力的地方总在我的脑海里萦绕。斯人远去,远隔近千年,沿着千年古镇的流韵和气息,寻踪觅迹对我意味深长,如赴一场千年之约。
我有一个相交多年的兄长式朋友是中和镇人,他深怀家园情结,始终对生活和人生充满激情,曾多次对我侃侃而谈自己故土上的人和事。他颇得意自己古镇上的“东坡遗风”,说镇里上年纪的男人大多崇尚文墨,常为自己灵感突现的诗词作品踌躇满志,左看右看,越看越有万千气象。他们最骄傲的表达是一年一度亲自撰写春联,然后自己挥毫或找人写在红纸上,贴于自家门框,相当于将自己的才华昭示全镇。
在中和镇我特地穿街串巷,尽可能多地观赏每家门口的对联,想象其后面那个撰联人灯下冥思苦想,皱眉咬唇,以及收获后的拊掌大笑。在兴南街我看到了祝愿年景联“玉兔归山餐嫩草,金龙潜海弄春潮”,情感朴素的表达,纵然活在小镇仍不忘心怀时代兴衰;在复兴街我看到了“学习努力居儋首,成绩优异慰亲怀”,这是一位祖父对孙子以优异成绩考上浙江大学的撰联夸赞,想不到这样的对联被当成春联贴于门首,令我深深惊讶,驻足良久,也令我对这一家门肃然起敬。
骑楼古街在中和镇算是一景,纵然岁月不居,世事渺渺,站在街上我仍能想象建楼时房主们的荣耀。古街长约一百多米,两边南洋风格的骑楼很多已重建,有的成为纯粹的住家,有的作为店铺开门迎客。我徜徉在古街中,吹向我的风仿佛携带着历史沧桑和故事,让我满心渴望却不知所云。
这里有几家世代“镶牙”或“打金”的店铺远近闻名,它们店面简陋,标榜着祖传技艺。我随意走入一家金店,看见几个人正端碗围着桌子吃汤圆,一中年男子抬头跟我招呼道,要打金吗?先来一碗汤圆吧。他的热情让我不好意思,我忙带着歉意表明自己仅是进来看看,并非他的潜在主顾。听完我的回答,那张圆胖的脸并没有失望的表情,仍旧热情地邀我吃汤圆。我客客气气地婉拒,然后,我从他们的嘴里知道,这一盆汤圆是他们一早祭祖宗的供品,今天是元宵节,镇上家家户户清早就煮好汤圆供奉祖宗。
煮汤圆祭祖激发了我的兴趣,除了让祖宗节日饱餐,大概还向祖宗祈求诸事圆满吧。他们边津津有味地吃着汤圆,边七嘴八舌地说出桄榔庵、载酒堂、东坡井。我知道,经过改造扩建的东坡书院就在旁边,距这条街仅几百米,是中和镇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今天是元宵节,人们会趁着节日的喜庆,从四面八方涌来瞻仰东坡先生。先生是我心中的一尊神,清代学者撰写的《琼台纪事录》中有这样的评语: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东坡不幸海南幸”,海南因先生而得福,作为一个后来者,我因海南而得先生之福。
元宵节古镇主街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烘托出一种盛世繁华。中和镇现有多少常住人口?有人说三四万,有人说两三万,人进人出,确实难以统计。镇上有名闻遐迩的关帝庙、宁济庙、北帝庙,这三座古庙分别供奉着关羽、冼夫人和北帝,成为镇里人共同的神祇。每逢镇上人结婚嫁娶,新人必须双双到三座庙里敬拜神灵,三跪九叩,祈求保佑新生活开启后的人生长旅。这三座古庙因年代久远,早成为镇上的名胜古迹,每天都会有游人前来观瞻,许多风尘仆仆的身影会在肃穆中敬香跪拜,喃喃低语中倾诉心声。这一天我也走进了这三座古庙,敬香、跪拜,不祈求,只让神灵知晓我一片诚心。
海南的元宵节纵情欢快,向来以舞龙舞狮祭神游街为主题,热烈中激发人乐神欢。年年如此,年年让人在锣鼓喧天中心灵振奋,抛开尘世俗事,抛开将忙碌当成真正生活的念头,享受这一天的泼天欢乐。今年中和镇的元宵活动分白天和夜晚两次巡游,有老人对我说,白天是游街,晚上是游神,只有在夜里,关二爷、冼夫人、北帝的木雕神像才能被抬出来巡街。我早早吃过晚饭,早早在街边占了一个有利的位置,仿佛热情高涨凑热闹,又好像内心隐隐有所期待。
夜幕在人们的急切等待中徐徐降临,街灯在喧闹声中亮起来,挂在街道上空的一排排彩灯迷人眼目,紧接着不远处传来激昂的锣鼓声。
一会儿,高大招展的旗幡引领着一千多人的盛装队伍出现了,人人精神抖擞,面目威武,一下子填满街道。铿锵锣鼓让人内心震荡,队伍中头缠红巾的年轻男女手舞足蹈,又跳又喊,“哟哟嗨!哟哟嗨”声不绝于耳。今夜,他们将遗忘自己的身份,他们是夜幕下肩负人神共乐的主角,他们在释放,在热切呼唤神灵,将满街搅动得狂热。凝集着镇上人智慧的龙、凤、麒麟、狮子夹杂在队伍中,这些纯手工打造的灵通之物活灵活现,喜形于色,仿佛参与人间节庆使它们一夜复活。当人们抬着三位神灵的木雕神像,在众人簇拥下摇晃着、呐喊着走近,我看到街边许多人立即双手合十,颔首致礼,生怕错过向神灵表达虔诚。每尊神像前都有一个手握大把线香的人跟随,他会代表神灵向街边求香者分发手中物。领受者会急急跑回家,在星星火光熄灭之前,将指引神灵的袅袅线香插进自家香炉。
在队伍的后半段,我竟看到了车载苏东坡木雕像出现,先生气宇轩昂,手握书卷,款款而来。如真人大小的雕像格外显眼,在夜幕和灯光的互衬下栩栩如生,我忙拱手向先生作揖。风拂长袍,先生飘然若仙,我眼前一阵恍惚,仿佛看见这个“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东坡先生,穿越千年,在这个元宵之夜,回归故地中和。
莫晓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