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读过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对他在谪居永州十年的艰苦环境里,还能忧国忧民并勇于发出“苛政猛于虎”的怒吼,心生敬佩,感叹他敢言敢为的胆量和气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来到他一千多年前生活过的西山脚下求学,也曾徜徉于愚溪之滨和西山之上,寻访过一代宗师的足迹。后来,由于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多次陪同领导和朋友参拜过地处愚溪之滨的柳子庙,但每次都是来去匆匆,走马观花,没有真正走进柳宗元那颗对永州山水和百姓执着的内心。今冬某日,我们同学相聚在诗情画意的零陵古城,午餐后,我独自漫步潇水西岸,怀着一颗敬仰之心,再次拜谒了柳子庙。
沿着柳子街向西,边走边看,街道两旁民居多是砖木结构,小青瓦、马头墙。这里店铺林立,开有许多茶庄、汉服店。街道中间铺的青石板泛着幽光,各种图案的鹅卵石分布在两边。街道上随处可见穿着唐装汉服的俊男靓女,衣袂飘飘,给人一种梦回大唐的穿越感。
走了不到十分钟,来到一个用鹅卵石铺就的小广场。广场的南边是柳宗元笔下的愚溪,一座古石桥连接愚溪两岸,桥面用石板铺就,谓之“柳子桥”。桥下流水潺潺,舟影点点,欢声笑语不断。广场的北面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庙宇,院门院墙都是朴素的黑白色调。庙门正上方嵌着“柳子庙”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石门框上刻有一副楹联:“山水来归,黄蕉丹荔;春秋报事,福我寿民。”这是一副集韩愈“荔子碑”佳句而成的楹联,为清同治三年(1864)永州知府杨翰所书,体现了永州百姓对柳宗元的无限敬仰和缅怀。庙门前,两只威风凛凛的雄狮,端坐两旁,几棵松柏,郁郁葱葱,一字排开。东西门楣上,分别有“清莹”“秀澈”石刻,这既是对永州山清水秀的赞美,也是对柳宗元人格节操的歌颂。
柳宗元,字子厚,祖籍山西永济,出生在京城长安,21岁进士及第,33岁升任礼部员外郎,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参与王叔文、王伾倡导的“永贞革新”遭失败,被贬为邵州刺史。途中,再贬永州司马。在被贬永州的十年里,虽不断经历噩运的打击,满腔激情化为烟云,一身抱负无处施展,但他没有在悲痛与失意中沉沦,更没有放弃对人生对理想的追求。他入乡随俗,体察民情,寄情山水,钻研哲学、历史、政治和文学,在思想上取得了重大建树,在文学上获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之星。在永州期间,他写下了五百余篇文章,占其一生全部文学作品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特别是《永州八记》等山水游记,《三戒》《罴说》等著名寓言,《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等精美散文,《江雪》《渔翁》等佳作诗赋,还有《天说》《封建论》等理论文章,这些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对生命、自然、风俗、人性的深刻思考,也展现了他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
进入大门后,首先见到的是一座戏台。戏台为三层,底层架空,四面通透,是进出庙门的通道。戏台双檐八柱,飞檐翘角,四角飞檐精致的雕有貔休、龙凤、麒麟、鳌鱼等装饰。戏台的二、三层檐楣间,堆塑着神话传说中的“太上老君”和“八仙”塑像。戏台正上方有一块“山水绿”的横匾,出自柳宗元《渔翁》诗“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越过戏台看坪,跨上石阶,进入中殿。此殿面阔三间,现为柳宗元生平事迹陈列室,大量的图片、文字、雕塑,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柳宗元跌宕起伏的一生。中殿过亭上方挂有两块匾额:“八愚千古”“都是文章”,笔力遒劲,十分醒目。
从中殿过亭拾级而上,来到正殿。殿正中的柳宗元汉白玉雕像神采奕奕,英气逼人。他手握毛笔,颔首凝眉,眺望远方,一副心忧天下的神情。背后墙上方正中扇形图案写着“利民”两字,让人肃然起敬。两侧以《永州八记》为题的十多幅木雕画陪伴,殿中挂有“文冠八家”“福我寿民”“文在兹”等匾额。正殿有一楹联写道:“千里谪楚南,一代文豪,文光永照;一心匡社稷,千秋史事,史论从公。”该联通俗易懂,言简意赅。
我虔诚地向柳宗元塑像三鞠躬后,穿过正殿后门,步入碑廊。诸多的碑石映入眼帘,上面题镌着自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的吟咏。正殿后面的院墙上,一字形镶嵌着四块青石碑刻,它就是久负盛名的“荔子碑”。碑名取碑文首句“荔子丹兮蕉黄”中“荔子”两字而成。据说,柳宗元去世后,韩愈为其作碑文,赞柳宗元的事迹。两百多年后,苏东坡书之,后被刻碑于柳州罗池庙。此碑集韩文苏字柳事三大名人名迹于一石,因而被称为“三绝碑。”
我伫立于“荔子碑”前,它就像一本缓缓展开的古书,精致而典雅。柳宗元在永州的十年,由不平到接受,由哀怨到泰然,由逃避到面对,由不甘到心安。是落寞、孤独、悲苦、忧愤的十年,也是观察、思考、追求、奋斗的十年。在这十年里,他著书立言,写了很多理论性的文章,抒发胸中幽愤,诉说世间不平,批判社会积弊,阐明理想主张。他不仅是成就斐然的文学家,也是杰出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为零陵县令薛存义送行而作的《送薛存义序》中提出:“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已役民而已也。”主张官员的责任在于为民谋福祉,表达了民贵吏轻、吏为民仆的民本思想。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非常大胆和难能可贵的。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柳宗元离开永州后,去柳州任刺史四年,他甘为民役,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兴办学堂,推广医学,打井种树,兴利除弊,造福一方,让自己“吏为人役”的理想在柳州得以实践,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柳宗元逝世后,柳州百姓建立柳侯祠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至今香火不断,表达了人们对他深深的缅怀之情,也充分印证了“爱人者,人恒爱之”的千古明理。
在柳子庙内,我感受到的不只是一种文化,还有一种魂魄。我似乎猛然间读懂了《江雪》的真谛,读懂了他在永州的寂寞,读懂了他在永州的欣喜,读懂了他在永州的不甘,读懂了他在永州的激动,以及他在永州的闲适、志向和情怀。
文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