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下乡的第三个年头,生产队安排我到大队的经济场劳动。
我背着行囊,跟着几个场友行走了十几里路,到达万泉河中游的河边。大队的经济场就在河对面。
只见场友阿香双手拢成喇叭状,朝着对岸拉着甜甜的嗓音大声喊道:“过溪咯……”对面椰林里马上有一个高亢的男声回应:“来罗……”声音在河谷回荡。
不一会,一个梳着三七分头,穿着白净汗衫、黑色短裤的壮小伙从对面的椰林里飞奔下来。只见他利索地解开对岸水柳树上的小船,跳上去,站在船尾,握紧船桨用力一撑,小船离开河岸,往上游斜着前进了十几米,便朝我们划过来。
小伙子站在小船尾巴上,船头翘了起来,船尾的水面带着长长涟漪。看到他轻松划船的样子,我羡慕极了,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划船。
划船的小伙子叫阿书。阿书是个热心肠的人,当他知道我的想法以后,便细心地跟我讲解起划船的要领。“划船分为深水区划船、浅水区划船、上浅滩划船、下激流险滩划船、用船桨划船、用船篙撑船等不同的方式。”听阿书这么一说,我暗暗唏嘘,原来看似简单的划船竟然有这么多门道,我真是小看这门技术了。
在一个艳阳高照的午休时间,阿书带着我来到万泉河,实地学习划船。我们来到的河边位于经济场往下两公里长的河段,河面约六七十米宽,有两个激流浅滩,有一段深水区、一段浅水区。阿书不厌其烦地带我到各个河段反复示范,仔细讲解各个动作的要点。“上浅滩要靠近岸边,从浅水区域往上撑,千万不要让船头误入激流,那样小船就会掉头顺流往下,那就前功尽弃了。”他特别交代。他还叮嘱:“下浅滩时,一定要船头对准反v字形舌头状的水面的尖尖部位,那是浅滩河道最深的部位。”小船在阿书的操作下像一个听话的孩子,向左向右,向上向下,上浅滩下激流,随心所欲,直看得我目瞪口呆。
师傅耐心教,学生认真学。在阿书来回几次的动作示范后,我迫不及待地接过船桨划起来。果然,看似简单的动作,真正操作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小船完全不听使唤,准备直行的却一会向左,一会向右,甚至胡乱掉头……“主要问题出在你用力不均匀,要慢慢练习,才能熟练。”阿书坐在船上不急不慢地说着,仿佛我的动作在他意料之中,见惯不惊了。
正午的阳光很毒。我们一会下水,一会上船,身上时而干,时而湿。感觉手臂、脸上热辣辣的,有点难受。
第一天下来,皮肤灼伤了。“休息几天再练吧!”阿书劝我。然而,当时我正值学划船起劲的时候,所以完全不理会皮肤的烧热,连接半个月在河里练习划船。阿书不放心,每天戴着草帽陪着我。
功夫不负有心人。将近二十天在午休时间不间断地操练,阿书终于放我“单飞”了。我反复回忆阿书交待的要领,先在浅水区、深水区划动,觉得小船听我使唤了,便划到上游一公里处,撑上了一个叫加斩的激流浅滩。从浅滩下来时,小船对准河面舌尖部位,在激荡起伏的浪花中飞流直下……我沾沾自喜,成功的感觉涌上心头。于是,我坐在船尾,让小船慢慢往下漂流。然而,正当我还在享受成功的喜悦时,小船进了松树园下面的大漩涡。河水到了那里迎面撞上了石壁,向左大拐弯,在河湾那里缓慢地旋转,小船却在漩涡里出不去了。我用尽吃奶的力气,完全不顶用,我急得大声呼喊阿书。漩涡处离经济场很远,当然是无人回应。正在我紧张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时,小船在转了几圈以后,竟自己转到了漩涡边缘。我赶紧将船头往外发力,终于有惊无险地从漩涡里划了出来。回到场部,将那险情一说,大家都哈哈笑了,他们的表情告诉我,这等“光荣”经历,不光是我一个人。
一个月以后,万泉河发了秋水。乌云在空中翻滚,雷声霹雳震耳,划破长空的电光瞬间闪亮了房间,让人不寒而栗。大家纷纷龟缩到房间。暴雨倾盆而下,从清晨到晚上没有停歇的迹象。我们一整天都宅在房间里打扑克,厨房的义哥出去买了两只大鹅回来做“公道”。正当我们准备享受那香喷喷的鹅肉和鹅汤饭时,场长李哥神色凝重地走进房间。他看到河水涨了,担心出事,让大伙停下来全部出动,将小船扛到高处,用缆绳将新做的大船固定在大水柳树上。
第二天,一早起来看到,河水涨了很多,河面宽到了两百多米,场里的大木船已随着连根拔起的水柳树飘走了,无影无踪(后来找回来了)。咆哮的河水一改往日清澈温顺的面容,浑浊的激流急速往下游奔腾而去,水面上飘着枯木朽枝和腐叶,泡沫在河面随着波浪起伏……原来万泉河的洪水是这个模样,我平生第一次遭遇它。
忽然间,我看到对面的河湾里有许多木材在水里浮动,便马上找到阿书,决定合力划小船过河去拣木料送回场里。听到我们的想法,几乎所有的人都反对,他们觉得这个做法太冒险,不可取。考虑再三后,我和阿书觉得有把握,便穿戴好雨具出发了。
暴雨停歇了,河水涨到了我们宿舍边上的椰树头。迎着汹涌的河水,我们沿着河岸边往上游划了将近四百米,然后将船掉头划入激流。白沫滔滔的浪花拍打着船帮啪啪作响,漂流而下的枯枝划到船体,发出吱吱的声响,感觉到船身一阵阵振动。小船在激烈翻滚的波澜中破浪前行,两人合力配合,在惊险中划过激流,终于平安地到达了对面河湾。好多的木材啊,我们将它们捞起,堆放到河岸高处。后来,经济场用这些木柴烧火,用了好长时间。
回到场部后,我们受到了李哥带领的一帮场友的热烈欢迎,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厨房义哥为我们端来了姜糖水。阿书的出色技艺,更是得到了场里阿花姑娘的芳心,后来他们成了幸福快乐的一家人。
光阴似箭、时光荏苒,在万泉河上划木船的美好光景已经过去了五十年。现在已经没有人将木船作为运载工具了,四通八达的公路,凌云飞架的大桥,让人们出行便捷,人们不再仰仗木船出行了。但河中偶尔出现的一叶扁舟,却总是勾起了我那渐行渐远的记忆——在万泉河上划木船,真好!
陈道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