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鱼古城坐落在阳西县上洋镇东南面,龙高山的西麓,距离阳江市区约70公里。相传元朝末期,这里原是一个三面环海,一面靠山的半岛,最初只有两户人家。每当海水涨潮时,便会有两条大鱼游至岛的附近栖息,两户人家发现了,认为是一种吉兆,便给这个地方取名为“双鱼”。明洪武年间,倭寇常在此登陆,在沿海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于是明朝廷下令在东南沿海一带筑城加强海防。公元1394年,派千总马如龙率兵镇守,随后建起双鱼城。
斗转星移,600多个春秋从古城流淌而过,岁月的山重水复里,曾经繁华的海防重镇,逐渐演变成一个村落;曾经雄伟的建筑,只剩下残垣断壁。多年前,我曾和几位朋友前往古城,在莽莽苍苍的丛林里,探寻古城遗迹。那些祼露在泥土外面,依稀可辨“双鱼城砖”几个字的古城墙砖;那间几乎是用古城墙砖砌成的老屋;那口历经潮起潮落都不曾崩塌的古井,都曾给我无比苍茫的历史厚重感。
一晃多年过去,听说近年古城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了时下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点。一直想去看看,恰逢8月3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阳江·阳西站)在双鱼城村举行。趁着活动余温未散,文友们商量前往游览观光,可连日的下雨天气,又让大家犹豫不决。但虹姐一句“打着雨伞进古城,会不会有一种特浪漫的感觉?”的话,一下子让大家决定“风雨不改”。出发那天,是8月6日上午,让我们颇为惊喜的是,阴沉沉的天空竟然有阳光乍现,众人的心也因此落下了阳光点点。可将到阳西上洋镇的时候,雨又来了,倾盆一般,隔着车窗,隔着雨幕,我看见镇上到处都是躲雨的人。经过一个卖炸鱼的摊档,只见简陋的帐篷下,挤满了人,火红的灶,锅上翻滚的油,鱼的香,隔着车窗似乎都可以闻到。炸鱼是阳西富有特色的地方小食,其制作的材料和方法,是用调制过的淀粉浆裹着新鲜的蚝,或者虾、鱼、鲜鱿等,再放下油锅炸至两面金黄就可以了。刚起锅的炸鱼,外酥里嫩、香脆可口,远近闻名。有些城里人甚至驱车几十公里,只为品尝一下阳西的炸鱼。我们路过,怎肯错过?找个地方停好车,便不顾风大雨大,一个一个嘻哈着挤进已是人满为患的帐篷里,七嘴八舌地和档主说自己要炸什么海鲜的鱼。雨太大了,不断从帐篷的缝隙处滴下来,我们只好一边撑伞,一边饶有兴致地看档主炸鱼,一边迫不及待地将刚炸出来的鱼塞进嘴里,样子有点狼狈,但满心满眼的欢喜却是盖不住的。大家不只品尝了炸鱼,还品尝了村民用自种的凉粉草熬制出来的凉粉和用石磨制作的豆腐花。
雨稍停,在邻近的白石村参观了历经风雨的进士第和姚氏二兴大屋后,我们便前往双鱼城村。
一艘巨大的古战船模型,仿佛是双鱼城村的地标一般耸立在村口。我们把车辆停放在双鱼城文化广场,然后在村里转悠。游人不多,村庄安静,风吹声、人语声都格外分明。村里设有海防文化展馆,壁画多,画在民房的墙上,有的画着战舰和士兵,有的画着鱼船和鱼,有的画着西瓜和荔枝,别具特色、赏心悦目,可谓一步一景,尽显海防文化和当地盛产西瓜和荔枝的村庄特色。
来到古城墙旧址,我寻找当年让我发思古之幽情的古城墙残垣,却发现已改造一新,不再是一派“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模样。仿古的墙砖砌成的城墙;古铜色的士兵和膘肥身健的骏马雕塑;黑色大理石上刻着金色的字体,书写着古城的前世今生;古香古色的宣传专栏,一张张旧时景物、旧时砖瓦的图片,无声地述说着这座古城悠久的海防历史文化。第一次来的文友,边看边感慨那段厚重的历史。而我,面对旧址的新景观,却因为找不到当年那种历史的风烟感而稍稍有点失落。
根据游览路线,我们前往海防古道。海防古道在龙高山上,由双鱼城的北门出去,不远处就是龙高山了。沿着山路来到海防古道门口,只见几百年前铺就的石头路在斜坡似的古道上往前延伸,正想走进古道,却见墙上挂着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双鱼城古驿道正在进行维护施工,由于山路崎岖,古道路滑,且山上蛇蚁较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故在古驿道施工未完成前,暂不对外开放。不便之处,敬请谅解!”我们知道,这条全长约7公里的古驿道,沿线有古城墙、墙砖、古井、烽火台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很想去见识体验一下,可惜正在修缮中,失望之余,我们不忘站在古道的门口拍照留念,以慰到此一游。
由山上下来,我们依然回到村庄寻找那口据说是刘伯温点勘的古井。古井依旧,方口内圆,井水清澈,倒映着白日青天,井壁上长满了郁郁葱葱的野草。不同的是,井边加了红色的木栏,周围多了三个古铜色的古代士兵雕塑,右侧的墙壁上,写着当年刘伯温点勘古井的典故。我细看了一下,墨笔写就的龙飞凤舞般的文字,说的是这口古井造型独特,井壁为天然红泥材质,不着一砖一石却十分牢固,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仍保存至今。古井曾是双鱼城的重要水源,据说建城之初,当地遭遇连月大旱,双鱼城临海,城内没有淡水资源,用水困难,加上蚊虫肆虐,士兵身上长了毒疮,又痒又痛。刘伯温途经此地,观测地形和风水后,让人挖了这口井,士兵们不但有水喝了,而且用井水洗疮,不久也痊愈了。这个典故,为古井增添了几许神奇的色彩。问当地人,还挑井水喝吗?村民说,现在有了自来水,就很少来古井挑水使用了。除了古井,古城里还留有古树、文昌阁、庙宇、石人和石狗等古代元素,延续着历史文脉。
再访双鱼古城,我发觉自己一直在比较新旧景观,在重温古城的旧时容颜和旧时感觉,直到听到一个村民自豪地说:“现在我们双鱼城村是真正的美丽乡村了,每天都有游客慕名前来打卡,我们这些村民,现在也可以享受到‘旅游’的红利了。”
醍醐灌顶!
古建筑是城市或者乡村最初的记忆和历史发展的见证,但古建筑要焕发生机,必须在旅游价值方面下功夫。近年来,双鱼城村充分依托和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双鱼城村,在领略海防古城风情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给古村落日新月异的喜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