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西塞山,不得不提起小学课本上的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教学这首词时,我很是喜欢,觉得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在美丽的水乡景色中,渔夫悠然自得劳动的画面,非常唯美,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也很喜欢,不到半节课时间,都能倒背如流了。后来,这首词在黄石谱成曲广为传唱了,我兴奋不已,还有点小激动,那么诗意的地方就在身边,好想去一睹它的芳容。热爱音乐的我立刻打开酷狗音乐,把这首歌搜索出来,教孩子们唱,并且自豪地告诉他们:这是咱们黄石的西塞山,我们一定要去看看。孩子们热烈地鼓掌,欢呼雀跃,心情比我还要激动。
去年,友人提议去西塞山登山,我举双手赞成,可惜没有开园,我们不得不遗憾而归。一直到现在,随着“醉美黄石”采风活动的开展,我的愿望终于成真了。
冬天的早晨,雾气逼人,老远看见整个西塞山笼罩在朦胧之中,影影绰绰,恍如仙境,真的是“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我们迎着寒风沿着江堤一路前行。江面很平静,水面泊着几条大货船。江堤两旁旌旗猎猎,恍惚间好像回到了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战国时代。每经过一面旗子,不由自主地要把上面的诗句吟诵一遍。这是历代诗人歌咏西塞山的诗词佳句,心底肃然起敬,感觉这次采风活动极有意义。
当天周六,西塞山游人如织,热闹非凡。还没入园,就被园口右边一大片高而挺拔的红杉树所吸引,它们的叶子是那么红,彰显着生命的高贵与神秘,给萧瑟的冬天平添了几分暖色,许多游客为之驻足,合影留念。进了园子,一身戎装的士兵,穿着古装的漂亮的小网红,扮成张志和的俏书生,使人眼前一亮,顿觉自己也是穿越时空,特来西塞山寻古探今。
雾霭沉沉中,登上游览小道,信步而行,我惊奇地发现,这里有很多石刻,如“西塞怀古”“龙蟠虎踞”“桃花古洞”等,特别是“西塞山”三个红色大字最为醒目。西塞山历史上就以其吴头楚尾的地理位置和险峻的地形,集古战场和风景名胜于一身。从东汉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发生在西塞山的战争达一百多次,文人雅士观赏西塞山晨曦暮色,而吟诗填词近百篇,并在悬崖峭壁上留下不少摩崖石刻。
拾级而上,山上歌声优美,琴声悠扬。龙窟寺的传说令人神往,桃花古洞让人浮想联翩。站在北望亭上,俯视江面,感觉一江春水向东流。古炮台前,遥想当年这里炮火连天,烽火不断,感叹西塞山命运多舛,历史风云变幻莫测,所幸烟消云散,苦尽甘来。如今的黄石日新月异,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鳞次栉比,成为一座充满活力的宜居城市。西塞山也脱胎换骨,以蓬勃的生命力展现在世人面前。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碑,无不在昭示着它的宣言:历史是不会遗忘的,未来会更精彩。确实如此,听同行的文友介绍,春天一到,西塞山上桃花灼灼,江上白鹭翻飞。渔得鱼心满意足,樵得樵眼笑眉舒。霎时,我的耳畔又响起了“西塞山前白鹭飞”的歌声,观云雾缭绕,一时间竟恍惚了,分不清身在何处。
山顶小憩片刻,好客的主人巧笑盈盈地为我们沏上好茶,顿觉唇齿留香,暖心暖胃,回味无穷。
雾散了,我们恋恋不舍地下了山。西塞山,一个神秘的名字,期待来年再来揭开美丽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