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寻梅。
车子颠颠簸簸地行走在蜿蜒曲折的山坳里,我们一路感叹着阳春的山高林密,不知不觉就到了向往的梅乡卫国。
老许指着窗外枝丫光秃秃的梅树说:“不对呀,哪来的花?”我的心凉了半截,哎呀,来早了,花还未开,真不赶趟。
下了车,看到路边几棵梅花开了稀疏几朵小白花,我的兴致又上来了。戴上帽子,穿好大衣,手往山上一挥,“走吧,来都来了!”小儿提着零食兴高采烈地蹦在前面。我们是第三次来了,他认得路。
溪水干涸,只剩一线细细的水流。石菖蒲葱葱郁郁,扎在裸露的石头上;几颗山坑螺静静躺在清浅的水中。小儿饶有兴致,伏在水边的泥地上摸起山坑螺来。这边的梅花也还没开,小花苞刚冒出的小芽,淡青色,毫不起眼。老许指指山上哑灰的树林说:“回去吧,再走也是这样的。”我不甘心,继续往前面的独木桥走去。
绕过几个弯,突然听到淙淙流水声,原先的一线小水流渐渐变大了,有落差的地方还形成了小瀑布,水珠欢快地跳动着,歌唱着。溪边的几棵青梅竟然开满了花,白压压的枝头仿佛落了一夜的雪。我惊叹着,欢呼着,总算没有白来。
回去的途中,看到了鱼王石观景台的路标,我叫老许绕回去。鱼王石是阳春八景之一,早就想一睹其风采了。我们顺着路标开进一条小路,鱼王石就在眼前。再开进一点,刚绕了个弯它又不见了。我们转了几个方向,兜兜转转还是没找到它,难道它会隐身?
我们回到来时的路上,问田里耕作的老者。纯朴的老人家给我们指引了正确的入口——从小房子旁一条幽深的小径进去,鱼王石就藏在里面。我们停好车子,徒步进入。
近了,近了,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鱼王石怪石嶙峋的顶部显露了出来。然而,即将来到它的脚下了,却也仅仅只能看到它的一小部分身躯。它的周围长满了杂树和竹子,根本无法显露出全貌来。几个游人从鱼王石下面的林子钻了出来,摆摆手说:“走吧,没什么好看的,根本看不到啥。”我问,怎样才能看得到它的全貌呢?其中一人呵呵一笑说,除非到河对面去。我看着旁边那条水面宽阔的大河,心里一阵失望。
回去的时候,小儿说要到河边洗洗手。我们试探着下到河滩。河滩上铺满了小石头。小儿喜欢寻宝,非要捡几个好看的回去不可。我们便领着他,沿着河滩一直走着。说来也怪,这河滩上不同地方的石子竟然是不一样的,刚下来时那一段的是被河水磨滑了的;走着走着,突然就来了一段长满尖锐利角的岩石片,仿佛什么山峰被巨人砸掉,碎片落了一地似的;过了那一段,又变成了干裂的滩涂;再绕过一段,又是一地光滑的小石子了。
小儿挖到一颗圆溜溜的小石蛋,他跟捡到宝贝似的高兴得跳了起来,欢声嚷着。突然,他回头指着来时的方向,更兴奋地喊道:“看,鱼王石!”
我们转身一看,也跟着欢呼起来。转过几个弯,我们终于看到了它的真容。它像两条生猛的大鱼跃出水面,想要将夕阳噙住,璀璨的金光撒满了河面。原来,这就是闻名的“鱼王含丹”!真是绝美的自然景观啊!
寻寻觅觅不遇,不经意间,却“路转溪桥忽见”。人生往往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