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扶提古窑,纯属意外惊喜。去阳春河镇途经松柏镇时,因为友人不经意的一句话,遂顺路去了扶提陶瓷厂。
隐于山野 藏技于农
小车离开公路,沿着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兜兜转转十分钟后,便抵达了目的地。陶瓷厂位于松柏镇新联管理区黄牛墩村,坐落在村外一块低矮的山坡上,四周水田环绕。冬种正当时,田野里各种蔬菜青翠欲滴,生机盎然,给冬季的闲田披上了绿装。时值中午,暖阳融融,田野寂寂,偶有飞鸟掠过树梢,扑翅降落在古窑高大的烟囱顶部婉转啼唱,给古窑增添了几分灵动。
陶瓷厂入口处林木茂盛,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废弃多年已改造成鸡棚的旧砖窑,窑身矮短,窑顶洒满枯枝落叶,窑旁鸡鸭成群,意态慵懒,悠然自得。废窑边堆积着小山般的瓷土泥料,偶有工人推着手推车过来挖泥。扶提陶瓷厂是家庭作坊式企业,厂房面积不大,由一座古窑、两个一大一小的简约工棚和几间旧瓦房构成。工棚外面的泥路边,随意摆放着十来个半人高的大水瓮,水瓮造型奇趣、颜色鲜艳,有的水瓮顶部还随意摆放着一盆灿烂绽放的三角梅,勾勒出一幅静美的油画写生图。右边低矮的小工棚是瓷土粉碎、过筛、浸泥、炼泥区,左边高大宽敞的大工棚是拉坯、印坯、利坯、晒坯、上釉等程序的工作区。大工棚同时也是仓库,地上摆满了各式陶器,有成品也有半成品,主要是水瓮(水缸)、埕(坛子)、炉、煲、砵、盆、烟囱和茶具等,数量众多,目不暇给。几位鬓发斑白的老师傅分别在两个工棚里,安静地以传统方式进行着不同的工序操作,面容祥和,神情专注,手法娴熟,动作流畅,观之赏心悦目。
草木本真 落灰成釉
大工棚的南边,一口长窑按照龙窑的形制,依着山坡倾斜修建而成,犹如蜿蜒长龙,这便是著名的扶提古窑,又名扶提瓮窑。老龙窑总长四十多米,宽三米,窑身是一条倾斜的隧道,内部分为若干个窑仓,每个窑仓相通,窑仓拱顶成弧形,二十六个火眼口(投柴孔)设在两侧窑墙,对称排列。站在窑尾观望,整座古窑呈阶梯形,一仓高过一仓,起伏有致,形制古朴。老龙窑历经烘烧,饱经烟火考验,窑体已显现出一些斑驳裂痕,深深铭刻着岁月的痕迹。扶提古窑是阳江现在唯一仍在使用柴火烧制的手工窑,古窑还原了老祖宗最原始的古陶文化,始于土,成于火,生于窑,犹如悠扬的古风情韵,默默流传着润物细无声的中华传统文化。
比起精致细腻的现代陶瓷工艺,古老技艺的柴烧陶器更有朴拙自然的意境。柴烧主要分为上釉(底釉)与不上釉(自然釉)两大类,柴烧陶器的最大魅力在于“天赐火痕,落灰成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这是柴窑不上釉素烧过程中独有的现象。将未上釉的素坯入窑煅烧,完全燃烧后的草木灰烬极轻,会随着热气流飘散落,与泥坯自然融合。当窑炉中的温度超过1200度的时候,形成俗称“落灰釉”的自然釉面效果。这种自然天成的釉色,色泽温暖,层次丰富,质感强烈,且具有透气而不透水的特性。同时,柴烧窑烧制的陶器还会留下火焰熏烧的痕迹,具有受火面与背火面的阴阳变化。乍看也许不甚起眼,然而越看越耐看,幽幽散发出质朴、浑厚、古拙的美感。因煅烧时木灰是自然飘落,故每一件陶坯都会有厚薄不均的釉面,形态各异、变化万千,每一件都是孤品,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有着独特的艺术欣赏价值。当日参观完陶瓷厂后,现任窑主冯君文老先生的儿子冯洪胜热情邀请我们到二楼的小展厅喝茶,为我们耐心讲解陶器烧制流程。跟着冯洪胜圈圈点点的指引,我弯下腰凑近展架上挨个慢慢细看,体味自然落灰釉的变幻之美,寻觅不期而遇的入心惊喜,沉浸于柴烧窑陶艺的无穷魅力之中。
初心如磐 薪火相传
扶提古窑始创于明朝天启年间,已历经四百年传承发展,创建者为鹤山瓮窑世家岭南冯氏冯日秀,古窑几经迁徙,最后迁建到黄牛墩长岗岭至今。曾带动周围众多村庄一起从事陶艺行业,鼎盛时期,附近有二十多条窑同时生产,家家户户皆有制陶人。岁月沧桑,斗转星移,随着塑料制品、玻璃制品以及不锈钢制品的普及,陶制品市场急剧萎缩,无奈之下,众多古窑先后关停,如今唯剩扶提陶瓷厂内的这一座古窑依然顽强屹立于黄牛墩村,薪火相传,初心无改。扶提古窑的手工制陶技艺传到陶瓷厂现任窑主冯君文手里,已经是第十六代了,而他的儿子们则是接班的第十七代传人。古窑每一簇跳动的窑火,背后传承的都是技艺与匠心。
近年来,扶提古窑的传人们不断改进制陶技艺,把现代审美融入传统技艺,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由以往主打普通的民用生活用品,转向尝试生产精细的茶具以及有文创性质的工艺品陶瓷。同时,大力挖掘古窑文化特色,打造了学生陶艺研学基地,积极整合古窑参观、陶器制作体验、陶瓷工艺品研发展销等文旅体验产业链,以期在保护老龙窑的同时,拓展陶瓷业发展空间。而扶提古窑的文化价值亦日益受到重视,政府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加以保护及宣传,列入了阳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代表性项目。如今,老龙窑焕发了新生机,掀开了展示陶瓷文化、诉说窑火故事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