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喜欢将自己描述为新旧交融的国际化大都市。崭新的去处确实不少。若论旧,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上海确实有些力不从心。当然,上海作为一个地名,早在宋代就有了,到元代,上海升格为县,那是1271年,宋度宗咸淳七年的事情。
因为周围大名鼎鼎的历史名城太多,南京、杭州、苏锡常。上海作为一个县的历史,也可以忽略不计。有关上海的开埠故事,一般都是从鸦片战争之后讲起。一部十里洋场的传奇,几乎就是1840年以来大半部中国发展的近代史。
在上海新天地寻找石库门的印象很淡薄,遗憾新天地里缺了石库门里弄的市井气息,那浓浓的商业气和时代感,让石库门老式弄堂变了味。
女儿说去看看田子坊吧,那里有真正的上海老弄堂,您一定感兴趣。不老不少的女儿也有那种小女人的小资情调,我想那里也许是老电影《马路天使》里上海旧式里弄的风情,于是跟着女儿去寻那赵丹、金嗓子周璇唱的《四季歌》发祥地。
在泰康路的田子坊,现如今已成了外国游客和中国小资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在这里老外的嗅觉比我们中国人还要灵,石库门田子坊早年的破破烂烂民房,摇身便成了富有情调的店铺,狭窄的小巷内有咖啡馆、酒吧、茶馆、画廊、创意工艺品和异域风情的手工小店、旧巷里有各国风味的餐馆,满街飘着美食的香气。
上海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1843年鸦片战争以后,上海成为对外开放的商铺和租界。昔日上海的主要构成,如金融、工业、贸易、海派、生活方式等。都离不开一个洋字。如今。远东地区最大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这是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结果。
据说早年的上海外滩有情人墙,当今的田子坊可以当情人街了。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对一对的情侣搭肩挽臂招摇过市,让整个一条条里弄散发着浓浓的各种品牌的香水味,小店有民族风格的服饰,有风格迥异琳琅满目的饰品,真正的一个情侣世界。
在田子坊,你会感觉上海是一个特别愿意怀旧的城市。因为太短的历史不沉重。但是上海却可以一直在回望,一直在怀旧中沉迷。
上海人怀旧的对象,不外乎上海的那些风花雪月。比如张爱玲住过的里弄,旧海派的旗袍美人,老街道的林荫大道。还有数不尽的,就是洋楼。对今天的上海人几乎没有经历过的生活,竟是如此耿耿于怀。
这证明,一个城市有时候确实需要靠历史的幻觉来过日子。当然,如今怀旧的盛行,更可能是因为这种情绪具有经济价值。于是,石库门、田子坊、林荫大道,小里弄的鸽子楼,老宅院里的红木椅子,旧窗格。加上小巷里穿梭走来金枝玉叶的上海小姐。大多成了老上海人难以忘怀的声色犬马的背景。
与中国直辖市的地位相称。上海人在中国的人群中。也可以归入计划单列。上海人的形象在近年来流行的文艺演出中,外地人的传言中似乎已经被固定了。那就是尖嘴猴腮,婆婆妈妈,精明的抠门。
其实说大了去,是上海人用自己的血汗构筑了中国近现代的大半个工商业江山。上海人创建了一种中国新的文化体系。在解放后的这70多年里。更是上海人民为全国人民提供了衣服、日用品、家电,现代化生活必不可少的时尚物品。他们用自己贫穷的不得不靠发明衬衣弄个假领子来维持自己的体面和尊严。
上海人的精明和精细,让上海从城市布局、交通管制到吃穿用住,都有着更体贴、更合理、更专业的城市布局。在这个人多地窄、拥挤不堪的大城市里,绝大多数上海人都有着踏实勤奋的天性,他们也许正是中国人中最懂得依靠实干改变命运的硬道理。
漫步在田子坊小巷,可以闻到餐馆里飘出的阵阵香味。露天咖啡座和茶座一处接一处,走累了坐上一会儿确实非常惬意。放眼望去,在这里悠闲喝着咖啡和品着西餐的人里头,大多是老外。
泰康路210弄的田子坊里应该有很多石库门那种老式黑油漆大门啊,现在却被换成了可视性的玻璃大门,虽然多了点时尚感,却少了点老屋的原味。原先的黑色油漆大门有是有,但已所剩无几了。
据说上海美女如云。但是,如果你既不喜欢夜生活,又不愿意闲逛那些豪华的购物城,那就只好在街头巷尾邂逅那些穿着考究、轻施薄粉,举止优雅的半老徐娘。
在田子坊能让你遇上的,最多是那些高头大马、穿着暴露,表情过火的那些洋美女。而那些眉眼如斯的上海小姐才是上海神话的真正主角。她们在做旧的月份牌上,在畅销书的幻觉里,在老电影院的情侣包厢里。
生活中的上海小姐。从几家人共用厨房和厕所的里弄中走出来。从学生时代就学会了用最低的价格,创造女孩楚楚动人的视觉效果。
这些女孩子们比起她们的妈妈和奶奶要幸运很多,如今的上海小姐更显得雄心勃勃。他们喜欢名牌,会为名牌服饰、名牌大学、名牌公司。名牌豪宅靓车,奋斗不息。
说的形而上学一点,他们是在与命运抗争。为此,上海小姐会大批量的远涉重洋,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都不忘记自己是优雅的上海小姐。
在境外留下来的则大多希望为这个城市的高楼,贡献自己的亮丽和聪明。上海小姐绝不认为自己是上海的宝贝。据一项针对中国大城市年轻女性。性观念的调查表明。上海小姐的性开放程度大大低于北京、广州。几乎可算是中国各大城市当中最为保守的女孩子。
再说情调。情调是上海的特产之一。据说它古怪是因为很难将他们纳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情调范围之内。在田子坊穿梭徜徉,你会发现上海的情调,基本是一些英语说的比英国农民还好的上海人制造的。
他们要在几种文化舞台上表现自己,看上去会很累的。和情调相关的是教养。上海是一个市民文化程度普遍较高的城市。但是上海人的体格和语言也普遍缺乏竞争力。
但上海作为一个超大城市,却或多或少显得有些霸道和矫情。在高雅的淮海路上,或田子坊这样的平民时尚街区,有时可以听到“巴子”“乡毋佬”(乡巴佬)之类的话。也可以撞到穿着睡衣逛大街的青年男女。当然,这些可能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市民干的,并非是有修养的上海人。
其实,田子坊并非是一条标准的上海街道弄堂的地名。有人说是画家黄永玉几年前给这旧弄堂起的雅号。据史载,“田子方”乃是中国古代的一位知名画家,人们取其谐音而已。
田子坊,这里曾是海派著名画家陈逸飞、摄影家尔东强高举创意大旗,与一批海内外的创意人士入驻,在废弃的工厂和仓库里,点燃了变废为宝的文化创意之火,引进集聚了艺术、服装、建筑、环境、广告等各类头脑型的时尚设计公司。
田子坊的创意之火,吸引了全中国的眼光,海外媒体纷纷前来报道,全国各地前来学习,效仿田子坊老厂房保护与改造的模式。然而田子坊的创意之路一刻没有停止,很快从弄堂工厂扩展到紧邻的700多户居民石库门。
海内外的创意人士们,竟相在田子坊里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创意大合唱。据说,有的老外在这里用当地的废物搞了不少创意,作品加工之后高价卖出,如此的变废为宝,让老外和当地的原住民挣个钵满盆满。
我感觉田子坊有味道的是,巷子里原地居民们仍在这里居住,游客的头上可见在狭促的楼堂凉台上,飘着的花花绿绿的“万国旗”,正是有了他们的居住,才有这老上海历史街区的原生态风貌,有了平民气息,烟火味道。
即便初冬的上海,也不见花草凋敝,却有田子坊氤氲温雅的小资情调,让人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