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是一座古城。一座跨越了两千多年悠悠岁月的古城。
青砖砌成的城墙,慓悍挺拔,逶迤伸展,完整而又坚实,绵延十多公里,被誉为“我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登上城楼,远眺,城外,高楼林立,人来车往,一幅现代化都市的画卷在眼前铺开。墙内,古街古巷、亭台楼阁,古代气息与现代的时尚相交融,处处散发着生活的淳朴与宁静。
沿着古老的城墙,我慢踱细品。眼前这道历经千年战火和风雨沧桑的城墙依然傲然屹立,虽然它不言语,却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仿佛时光倒流,又恍若隔世。我触摸着这些久经风霜的青砖,轻闻着久远的硝烟气息,依稀可以见到关云长骑着他那匹赤兔马,手握青龙偃月刀,马蹄碰撞青砖发出“嗒嗒”声响,在城墙上扬起一阵阵烟尘。绕着古城墙走一圈,每块青砖都在诉说着那个鼓角争鸣的时代故事,在这里,你可以重拾年少时有过的英雄豪情。
城墙内侧,是一面土墙,陡峭,墙顶部足有三米多宽。不少地段的护坡上都栽着柏树,枝叶扶疏,远远望去,古城墙就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
城墙外围,是护城河,是进入古城的第一道防线。河水绕古城款款而流,外接浩渺的汉水,碧水长绿,杨柳婀娜,烟波缭绕。两千多年来,这水波荡漾的护城河严严实实地将古城与城外分隔开,守护着古城的安宁。
据载,古城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几经战乱摧毁,现存城墙是明清时期修缮。城墙共六座城门,每座城门都设有瓮城,只有品读瓮城,才能深刻理解“瓮中捉鳖”的真正含义。在城门上方的垛口旁,挂着镏金的“荆州”两字,笔力险劲,在初秋的阳光照射下闪闪发亮。斑驳的城壁上,点缀着青色的苔藓,随风飘来的野草种子,在砖缝里顽强地生根发芽,带出一抹绿意。
是的,这是荆州古城。
而在两千多年前,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江陵。
二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那年,一叶扁舟,从白帝城顺江而下。立在船头上的李白心情舒畅,抚摸着花白的胡须揣测:大概一天就能到达了吧!
诗人要去的地方,就是江陵。
资料显示,江陵的前身是楚国国都“郢”,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先后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历时500多年。至汉朝起,江陵作为荆州的治所而存在,故常以“荆州”专称江陵。
荆州相比其它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名气不算大,历史意义也没那么重要,唯独三国时代,荆州很重要。“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荆州。”荆州因三国而闻名,三国为荆州留下了古城墙作为它荣耀的象征。《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其中七十二回涉及荆州。“刘备借荆州、鲁肃讨荆州、吕蒙袭荆州、关羽失荆州。”千百年来,多少英雄豪杰在这里指点江山;多少荣辱浮沉在这里悄然湮灭……
步下城楼,走进三国历史上最具英雄气概的关帝庙。
关帝庙是关羽镇守荆州10余年的府邸故基,也是其后代世袭江陵的地方所在。整片建筑群雕梁画栋、红墙灰瓦、飞檐翘角、气势恢弘。庙内,翠竹碧绿、银杏秋黄、松树长青。殿前,关公像立于正中,手持偃月刀,威风凛凛。底座上书“神威远镇”四字,以表述关羽的功绩。炉内香火旺盛,瞻仰者络绎不绝。
据当地人说,每年正月和农历五月,这里都举行大型庙会,届时,荆州人在这里玩龙灯、骑马射箭、划采莲船、吹喇叭套轿子,把整座古城闹腾得热热烈烈。荆州人祭祀关公,已成了延续千年的习俗。
我点燃一柱香,双手合十,凭吊这位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的历史巨人。如今,斯人已去,荆州城早已熄灭了烽火硝烟,远去了刀光剑影,唯留一股英雄气在历史的天空中驰骋纵横。
三
荆楚代有人才出,一曲离骚唱到今。当荆楚大地弥漫着战火硝烟的时候,也孕育了瑰丽璀璨的荆楚文化。
屈原,无疑是荆楚文化当之无愧的代表。
古城东门附近的明月公园,矗立着屈原的雕像,高8.83米,雕像俯首低眉,雄浑飘逸,棱角分明,与屈原忧国忧民、忠诚和正直的气质形象十分吻合。
雕像下徘徊,只见古城巍巍,河水清清,垂柳依依,环境十分优美。游客或注目凝视,或冥思遐想,或虔诚叩拜,用不同的方式缅怀这位爱国主义诗人。
荆州是屈原为之奋斗、魂系终生的地方。在这里,他为官近20年,创作了大量流芳百世的诗篇,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被誉为“辞赋之祖”“中华诗祖”。屈原将毕生精力献身楚国,竭尽所能,虽被怀疑、诽谤、流放,但始终坚持真理、宁死不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求索的精神和高洁的情操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荆州儿女。
阳光下,秋风轻拂。我肃立仰望,屈原颔首沉思,眉头紧锁,面容憔悴,却又铁骨铮铮。“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豪迈气概跃于眼前。
鼓角争鸣已远去,荆楚风流耀古今。
今天,荆州人自强不息、求索进取。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这太平盛世不正是屈原梦寐以求想看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