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广州的黄埔区历史悠久,不说别的,隐藏在都市里的幸福里、融德里、迳下村、深井村,一个个古色古香的村落,就够你伸大拇指。无论你冲着一座古塔、一座古祠,还是一棵老树走去,都会找到你的惊奇与惊喜。这不,顺着一条莲花溪,无需询问,就到了莲塘村。
莲塘村有五个大花瓣似的莲花溪,让莲塘名副其实。也就是说,无论顺着哪一条进来,都不会走错。莲蓬一直拥挤到老桥边,再挤就挤到桥上去。莲塘村的人爱莲花,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周敦颐,周敦颐的荷花在这里开得又大又鲜亮。你看他们刻于黄蜡石上的话语:根扎污泥终不染,洁身自好永流芳。还有刻于陈公祠前面的:德如莲藕心永明,道似莲花不染尘。刻于戏台边上的:一身正气如莲洁,两袖清风比荷轻。荷花成了村子的主题,也成为村子的象征。
水过了红砂岩的老桥,在前边悠然地拐了一个弯儿,将一棵大榕树绕了过去。大榕树位于时四陈公祠西南侧,据村人相传,莲塘村陈氏始祖陈时四在此开村就种下此树,其间多次濒临死亡,又多次复生,且越来越茂盛。村人将大榕树看作是一位守护族人的慈祥长者,有什么心事和喜事都会向大榕树诉说。
榕树的枝干一直伸到水边,垂进水里,和下面的鱼进行交流。孩子们看着鱼在玩,老人悠闲地垂着钓竿。那么多的鱼,好长时间不见被钓上岸。鱼都是透明的,比水还透明。如果不仔细看,看不到鱼的波动,鱼的波动同水的波动融在了一起。一只正在晒太阳的乌龟懒洋洋地滑入水里。这个时候方发现有好几只乌龟的小舟,在莲蓬间慢悠悠划动。不知硕大的莲蓬下还藏着多少秘密。
阳光透过桥孔,将水的波纹无声地印在条石上。塘边蓬茸着绿草,有些草开出灿然的花。村民们走出家门,都会直接走到莲塘边,走到榕树下。莲塘人选择了莲塘,莲塘就成了最好的去处。他们总能在这里找到乐趣。你看,有人在洗涮,有人在垂钓,有人在谈天,有人在耍闹。抬眼间,莲蓬中又绽开一枝嫩荷。一枝枝荷都具有自己的身高优势,有的像静雅的蜡做的雕塑,有的像灵动的水中芭蕾。蜻蜓和彩蝶飞舞其间,逗引出一串脆亮的叫唤。
荷在人们心目中如此神圣,荷不知,荷只是自在地开放,表达着对这个世界的爱恋。有的荷叶已经开始变黄,但并不妨碍它们的美。
荷花,老屋,大树和祠堂,没有商量却像是商量好的,共同打造出一个古朴而典雅的莲塘。
二
瓦在这里发挥另一种作用,大片的瓦向村子的深处铺去。那一个个高墙大门,一个个庭堂宅院,可以想到时光曾经的怒放。
在村子里走,能听到切菜的声音,铲锅的声音,不见了炊烟,日子却依然鲜活着。一处院落的石上有一片凹槽,凹槽里的湿土竟然长出了一丛绿竹。苔藓沿着老墙爬上去。房檐在滴水,滴滴答答的水滴在一片绿上,把这片绿染得更绿。一束红从绿间生出,向着人们招手。
古村在发生着变化,一处老屋已经改造成一家民宿。一个年轻的女子,正在院中扫起几片落叶。女子叫周宛丝,家在白云区。中专毕业外出打工,认识了现在的老公,便嫁到了这个村子,有了一对双胞胎女儿,就不出去了。老公跑销售,她可以在村里上班,孩子由家公家婆带着。一旁有人问她,还想要吗?她笑着说还没有考虑。她与老公家人住在三层小楼里,生活很和睦,言语间掩不住那种满足感。这些或许是村子的文化氛围所造成。周宛丝说,等到孩子上小学就好了,开车去学校只要十分钟。
出来看到他的家公,正带着两个外孙女在大树前玩耍。两个孩子拍着手,念诵着一首莲花的歌谣:
有个小姑娘,生喉水中央,身着粉红衫,坐喺绿船上。
还有个孩子在不远处骑着一根柳条跳着唱: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彩,割韭菜。韭菜花,结亲家……
老人问我哪里来的,说现在经常有外边的人来玩,还有从很远的东北来的。老人自然是姓陈,他问我是否去了鸿佑家塾。我说去了,老人就显得很高兴,说莲塘村村民是清一色的陈姓,《凤翔陈氏家谱》记载,莲塘陈姓系出颍川陈氏世系,颍川陈氏是中原的大姓望族,世代传袭,名重魏晋。
老人说,颍川陈氏的陈晖自金陵举家迁至江西西昌府,传九世至陈祗。现在的陈祗后人约40万,广州、清远、从化等地的陈姓人几乎全是陈祗的后代。陈祗五世孙陈时四、陈季四两兄弟原住重岗村,兄长陈时四以养鸭为生,经常赶鸭群到今天的莲塘村鱼塘放养,见这里环境清幽,干脆定居下来,于是开枝散叶,形成村落,就叫了“莲塘”。已经700多年了。
我从中原来,颍川我去过,那是一条叫颍河的水,水的两岸构成了一个颍川古郡。
老村浑身上下都是南方的味道,尽管它曾经有着北方的血性。南方的味道很绵软,像村口的大榕树,虽大如华盖,却垂着无尽的丝绦。
陈公祠头门前廊,还保留着清代壁画。祠堂灰脊上有半尺多高的精致灰塑,这些灰塑典雅古朴,体现了当时精湛的技艺。每逢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和春节,莲塘村村民都会到祠堂祭祖。
老人说,广东大多数陈姓人的入粤始祖卒于莲塘村,尽管广州的陈家祠早已名扬天下,但只要他们来到莲塘村,走进陈公祠,就走近了他们血脉的源头。
三
“菠萝岭上有黑云,大雨照头淋。”猛然间下来一场雨。雨把村子叫醒,却停了。
小村睡在石板上,睡在青苔上,睡了不知道多少年。翻翻身子青苔都会长一层。荷叶摇摆,阳光明媚,但阳光只能把青苔照亮,或再刷上一层釉。从石缝瓦棱间长出来的青苔铁一般执拗。
南方湿热,一会儿就会来一场雨,石板路不会永远是干的。街巷里传来老太太的呼唤,那声音,起起伏伏从巷子这头窜到了那头。
看到一个老井,涟漪的晃荡中生出沉闷的音响。江山永固,老井是这永固中的见证。只有一个个生命可以摆动老井。一滴眼泪落进井中,会发出海啸般的轰鸣。
荷塘边,一个叫小彭的女子带着一个小女孩在钓鱼。也是好长时间没钓上来,小女孩说鱼太聪明。小彭长得像个洋女子,问她是不是女孩的妈妈,她却说是嫂子。问她何以如此悠闲,她摸摸自己的肚子,说怀孕了。她也是外村嫁过来的。这个显然见过世面的外乡女子,大方地给我讲他与老公认识的过程和结婚的经历。
他们的婚礼是在村里办的,她没有想到还有那么多的礼数,有趣而难忘。新婚次日一早,就照家人的交代,拿起笤帚扫地。先从外面扫,一直扫到里面,以示财物不会流失。扫着时,就扫到了红包,那是昨晚长辈故意放在地上的,老公说是奖励新娘的勤快。
吃了早餐,新婚夫妇要到祠堂拜祖宗,上香行礼。随后再拜大榕树和社坛。莲塘村人认为榕树是有灵性的圣物。根生枝,枝生根,兴旺繁荣。小彭说,在村子里,还学会了做嫁女饼,嫁女饼有红绫酥、白绫酥、核桃酥等式样,红绫酥意指“新娘”,白绫酥意指“新郎”,核桃酥寓意“百年好合”。
是的,走进一座座老屋,看到人们把荷花与莲藕雕在门窗和床头上,寓意着和美,寓意着早生贵子。把荷叶与螃蟹也刻在一起,寓意着和谐。朴实的乡人,有着朴素的情感,一点一滴都带有着荷塘的元素,或者说荷塘给了乡人无尽的启示。诗与荷都在枝上。一种美搭着另一种美,无数的美凑成美好的集合体。
这是整日相伴与厮守的缘故,是长久观察与体味的结果。莲塘人说他们不会讲什么道理,实际上处处事事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再顺着莲塘走去,感觉一片片荷,就像一个个贴画,贴在莲塘村的岁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