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深秋,从海口骑楼老街出来,跨过海甸河上的人民桥,步行到海甸三西路,一下子有一种热气腾腾感觉。除了海口的气温这个原因,也有“海大南门夜市”人头攒动的原因。
海南大学的南门开在海甸三西路上,夜市的顾客多是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大学生,口音天南海北,也有如我一样慕名而来的旅行者,口音也是天南海北。
椰子树下的夜市大概有500米长,逛一趟下来,之前饥肠辘辘的我,胃里已经填满了好几个省的美食。灯火阑珊处,那些满眼的美食招牌,那些蔓延的美食馨香,继续撞击着我的味蕾:哈尔滨锅包肉、天津狗不理包子、新疆烤羊肉串、青海青稞酥油茶、兰州拉面、回民街羊肉泡馍、南京咸水鸭、武汉热干面、长沙臭豆腐、贵阳青岩猪蹄、成都麻辣烫、重庆小面、台北油炸冰淇淋、澳门葡式蛋挞……
在夜市的西端,海甸三西路和环岛路交会处,面朝海口湾,我看见了灯光璀璨的“东坡老码头”。
东坡老码头位于海口海甸岛。南渡江和海甸河分别在海甸岛的东侧和南侧流入琼州海峡。以前,这里是海南对外贸易的港口,是海口的重要交通枢纽,承担着货物运输和商旅客人往来的重任。一些海南“苏学”研究者认为,900多年前,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被朝廷贬谪海南,正是从对岸的雷州半岛徐闻递角场乘船,渡过波涛汹涌的琼州海峡,从东坡老码头登上海南岛。海甸岛原来是通过船舶和海口城区相连,近几十年,逐渐建成的人民桥、和平桥、世纪大桥、海新大桥和新埠桥将海甸岛和海口城区连为一体。
东坡老码头入口是一尊苏东坡塑像。长须飘飘的苏东坡在柔和的背景的烘托下,头戴斗笠,足蹬草鞋,身着长衫,手拄拐杖,双眼凝视着海口湾,既充满睿智,又饱含沧桑……
几个儿童在东坡塑像周围戏耍,发出阵阵欢声笑语。我的思绪瞬间穿越了一千年。
宋哲宗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四月,被“乌台诗案”纠缠不休的东坡,在谪所惠州接到朝廷一封“琼州别驾,昌化军(今海南儋州)安置”告令,这意味着他将从惠州再贬谪到海南。一路跋涉,六月十一日,60岁的苏东坡偕子苏过登上一叶扁舟,经过整整一天惊心动魄之旅,渡过琼州海峡,到达蛮荒之地海南岛。再换乘驳船,沿海口母亲河美舍河南行近十公里,在美舍河畔的金粟庵借宿二十余天,然后经澄迈到达昌化军(今海南儋州)。
苏东坡在海口很快就察觉,虽然临海,这里淡水资源却匮乏,当地百姓常饮用护城河浊水。东坡经过分析、勘察,找到地下水源,指地曰:“依地开凿,当得双泉。”当地民众掘之,果得清浊两泉,清的为浮粟泉,浊的为洗心泉,均很甘甜。百姓从此饮上干净的水源。时至今日,两股泉水仍保留在五公祠古建筑群内,成为世间奇观。尤其是浮粟泉,泉水清澈甘甜,经近千年沧桑,从不枯竭,不论大旱大涝,水位都保持现状,享有“海南第一泉”美称。
海口学子在东坡北归之后,经常在他曾借寓过的金粟庵饮酒、赋诗、交流,怀念“一代文宗”。久之,便把金粟庵唤作“东坡读书处”。元代正式更名为“东坡书院”,由书法家、魏国公赵孟頫题写“东坡书院”匾。
如今,海南省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彭桐提出他的创想,一是把东坡渡海来琼日(六月十一日)作为“海南文化教育发展纪念日”;二是在海口设立“东坡海南登陆点”、在澄迈设立“东坡北归中原出发点”,以此纪念大师。
伫立在东坡老码头,北望,是琼州海峡,西望,世纪大桥和海口湾流光溢彩、美轮美奂。东坡老码头滨海酒吧一条街霓虹灯不停地闪烁:醉夕音乐餐吧、ACE电音烤吧、雪映桃花电音烤吧、巡茶、音乐JAM、DJ说唱、街舞battle、赛博电音舞狮……
走进东坡老码头“百味小吃街”。这条街以“千年海口人间有味”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海南美食文化。视线所及,即有:白切文昌鸡、儋州米烂粉、万宁脆皮东山羊、陵水酸粉、北黎酱香饼、琼海鸡屎藤粑仔、香煎马鲛鱼、酸菜五花肉、海南五脚猪、海南鱼煲等。
“人间有味是清欢”是苏东坡的一句名诗。宋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春,东坡辞别度过了4年多贬谪生活的黄州(今湖北黄冈),顺长江而行,游览山水,探访朋友,与友人游安徽泗州南山(今都梁山),写下《浣溪沙》一诗:“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东坡认为,清欢,是人间最纯粹的感受,蕴含着人与人之间、人与万事万物之间最单纯的情愫。
在“百味小吃街”的“东坡酒楼”,我索取了一份菜单,上面罗列了数种东坡“料理”:东坡酒煮生蚝、东坡醉蛤、东坡玉糁羹、东坡烤羊脊骨、东坡肘子、东坡红烧肉、东坡凉粉、东坡豆腐、东坡鱼、东坡饼……中国菜系似乎多出来一个门派——“东坡派”。
苏东坡其实是一名美食家,历史文献记载的“东坡私房菜”多达百种。作为一个资深“吃货”,东坡用自己的足迹演绎了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著有《老饕赋》《惠州一绝》《猪肉颂》等诗词。虽然颠沛流离,东坡却永远着保持随遇而安的心境,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彼时没有微信、没有抖音,否则,宋代“网红”“美食达人”非苏东坡莫属。
苏东坡每到一处都对当地美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吃货心态冲淡了一贬再贬的伤感。在湖北黄州,他实践出了猪肉的红烧做法,并将之命名为“东坡红烧肉”。在广东惠州,他研究出了美味“东坡烤羊脊骨”;在品尝了杨贵妃最爱的荔枝后,挥毫写下《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东坡的美食天赋在海南超常发挥,他将儋州人果腹的山薯(今山药)捣碎,熬制成羹,色泽酽白,味如牛奶,起名“东坡玉糁羹”。在海滩的石头缝里,他发现了大量生蚝(牡蛎),琢磨了半天,决定带壳烧烤,烤熟一尝,有滋有味。苏东坡极有可能是第一个吃烤生蚝的中国人,“东坡烤生蚝”无疑是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道美食。
苏东坡在海南岛上吃了整整三年的生蚝,宋徽宗即位后,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四月,大赦天下。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公元1101年8月24日),东坡于北归途中,病逝于江苏常州,享年64岁。弥留之际,留下诗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被贬黄州惠州儋州的经历,勾勒出苏东坡难以忘怀的“吃货”故事。
东坡离琼北归时,带着他在海南完成的三部经典《东坡书传》《东坡易传》《论语说》。然而,东坡留给后人珍贵的财富远不止诗词歌赋、书法绘画,而是他面对挫折的乐观心境、追求自我的不懈努力、和谐善良的高尚人格。
徘徊在东坡老码头,任海口湾涌来的海风揉搓着我的短发,思绪万千。“东坡酒楼”旁,一家刚开业的“东坡养生馆”,装修典雅,古色古香,灯光明亮。我突然想到,苏东坡对今人生活的影响,实际是立体的全方位的,苏东坡跌宕起伏的整个一生,都散发着哲人的光环和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