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灵丘县东南十五公里处,有觉山寺,又称普照寺,占地八千多平方米。吾去时正值秋雨连绵,山道弯弯,车道仅能刚刚错开,遇大车则要一车让边停稳,另一车才好小心通过。
秋雨蒙蒙,山间云灰雾障,视线极不清楚,幸好车上有自动导航。车到觉山寺山门外面,能容纳千人的场地看不到人,也没有车。山门旁立一碑石:觉山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觉山寺创建于北魏太和七年(483年),清初重修。放眼环望,寺院在群山环抱之中,四周山势相互绵延,形似莲台,把寺院托依当中。最为显目的是,觉山寺砖塔气势雄伟高耸入云。这是吾行遍大半中国,见过的最为震憾人心的十三级宝塔。进了山门,也是空无一人,直至到了中院见到北京来的一位五十多岁的住宿者。他见吾是个长者,首先告诉吾,后院有两条大狼狗,当心被咬。其次又说,寺内无有僧侣,有常年住宿者研究寺院文化、壁画、彩塑、雕刻、瓦当、经文等,他是研究古建筑的。说完他便忙着要打水自己做饭。只有自己在九宫格的院子转悠。
寺内有点像青云寺东跨院的格局,规模却小了许多。外形破烂不堪,不能入眼,有房一百三十多间,寺内有钟楼、鼓楼,还有很少见的梆楼和点楼。这个寺院在辽代重修时,僧侣数百,盛极一时。许多游客知道钟鼓楼是应时报讯作用,其实在唐宋时期,大都市、大寺院在东南西北四方都对称设钟、鼓、梆、点四楼。点楼就是以时辰点卯报讯,梆楼得到点楼信讯便敲梆报讯。电影《平原游击队》一开始,就有一位老人在敲梆报时报警。民国前,榆林古城也有巡街走巷的敲梆人,夜静时梆声格外响亮。鼓每两小时即一个时辰,听到梆楼、点楼讯号便报时。钟鼓另外又有使用的讲究,大家都知道。
寺内古柏参天,有光绪年重修禅房记,字迹清晰。看塔是最主要的。砖塔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吾到底层塔门缝中瞧:内有木雕卧佛一尊,四壁似有菩萨壁画,因缝细看得有局限,光线又不好。四十三米的宝塔,吾站在远处拍了几张,近处对塔座砖雕、金刚力士威武刚劲、歌舞伎动作亦拍摄了。觉山寺塔在历史中经历多次大的地震都毫发未损,至今仍巍然屹立。
当地传说,辽帝为了感激其奶母之恩,在此修塔纪念。
出了寺院,东边是觉山寺村。吾进村走了一大圈未见一人,村居以砖石筑就,院门边墙道路全是青石砌就,远处的青松显得村子古朴原始。觉山寺距平型关战役遗址不远,天色已晚,道路积水又多,雨仍在下,雾愈见浓厚。
郭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