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风拂过树林,飒飒,飒飒。脚步踩在林间落叶上,嚓嚓,嚓嚓。我们行走在深秋的山林。
放眼所及,林木繁盛,虽是秋季,却无萧瑟之意。山上多香樟、松柏之类四季常青林木,绿是主打色,间杂枫叶的红、梧桐的黄,每一个色调都被自然之手调配得恰到好处,好一派秋山秋色景致。
这山,我们称之为凉亭山。因山顶有一凉亭而得名。山下是我们的乡村——凉山村。秋日里,回了村,便想来登登这山,走走这山路,拜访拜访那凉亭。
山间小路蜿蜒曲折,有的路段是石块垒成的台阶,需拾级而上;也有的就是泥土路。路旁丛生的杂草虽枯黄萎蔫,却依然看得出它们曾经的葳蕤长势。地面满是落叶,路面也是,卷曲着叶角儿的黄叶,片片堆积铺展,犹如只只展开翅膀的蝴蝶,放低手机视角对着路面、山坡随手拍一张,就是一幅意境清幽的画。
“凉亭还有多远?”
“不远了,十几分钟就能到。”
“那是藤还是树啊,这么粗。”
“是藤,还有比这更粗的呢,小时候我上山来将那藤当床睡。”
一路走来,小时候在这片山中摸爬滚打过的二哥充当了导游角色,给我们讲述丢进石头能听到叮当叮当声音的叮当洞、粗壮得可以当床睡的藤条、状如鹰隼的大青石、狭窄山石自然形成的杀牛巷……那树那石那山,都是故事。我们脚下走的这条路就是黄荆山苦竹坳驿道,曾经是沿山村民进出的重要通道。驿道连接山南山北,山南那边的要过来走亲戚,山北这边的过去卖稻米,人们赶集逛市,访亲拜友,走的都是这条驿道。听村里的老人说,这驿道在更早时候是一条邮道。我们走走停停,沿路赏林观石听风,在秋天的山林里,阅读埋藏在驿道每一条石阶下的过往。
山并不高,不多久,就看到了凉亭,建在分水岭山坳处,是一个古朴的四角亭。亭子圆栱门上方书有“凉山亭”。两根漆红柱子撑着亭角,亭子前的空地及台阶上铺满落叶。亭子里两边摆放的石礅石块,是供过路人休憩的“座椅”。亭门两边,贴墙各靠着一块石碑,亭边不远处的树脚,也摆靠着一块石碑。碑上有文,仔细辨认,刻的是重修凉亭的功德,有一块上面“万年茶志”几个字样较为清晰。风起,山林响起簌簌声,风过树止,林中又是一片静然。在阅读碑文的时候,我们都静默无声,读得特别认真,极力找寻关于亭子的历史。
对于翻山赶路的行人来说,这四角的亭是一个温暖的驿站。有这么一个停顿歇脚、躲风避雨、遮阳纳凉的地方,无论是早起的赶路者,还是晚归的行人,行走山林中,心中便多了底气。听说亭子里曾经还摆放有茶水,是行善之人为过往行人无偿提供的。施茶之风至上世纪60年代才渐渐消失。亭边《万年茶志》石碑,记录的就是历代施茶者的功德。抚过石碑上凹凸感不甚明显的刻痕,我触摸到这片山林的宽厚与温情。我似乎看到挑着担子、背着包袱的行人,坐在凉亭里休憩,喝上一杯不知是谁准备的凉茶,让山风吹干汗水吹走一身的疲惫,片刻的惬意,续上奔赴新路程的力量;一前一后的同向赶路人,或是南来北往的,因着凉亭中的停留,便有了相逢的机遇,山南海北的聊上一会儿,东家长西家短地唠上几句,再启程奔向各自的方向或是结伴同行。行走在这条山路上的人,不寂寞。
远眺山下,山的两边建设如火如荼,城乡融合重构区域发展布局,产城融合描绘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这片土地正以大开大合之势书写时代巨变。山下,驿道的尽头是凉山水库,水库周边的环库梯田整治一新,不久的将来,这里能看到成片的桃红李白,崭新的兴农之路由这里铺开;再往前,治理后的夏浴湖碧波荡漾,白鹭蹁跹,环湖步道、滨湖绿化带工程正在推进,新时代水美乡村生态画卷在这里展开。即使跨越千年,也许再过千年,这山、这林、这水、这亭,灵魂深处的宽厚温情沉淀传承,奔赴向前的壮阔激情生生不息。
下山回到村里,已近中午。村庄的道路整洁宽阔,路旁的水渠建起了仿古的护栏,水塘四周修砌平整,池水中央躺着几株睡莲。湾子里正在修建小花园。小花园里有平整而又迂回曲折的园林小道,建有假山带喷泉的水池。水池四周、小道两侧栽着、摆着的都是菊花了,丛丛簇簇,色彩缤纷,红色的娇艳、粉色的俏丽、白色的雅洁、黄色的灿烂,品种也多,单朵的,重瓣的,垂丝的,好一场菊的盛会!这里原先是一块草树丛杂的空地,怎的变幻出这般景致?
正在花园中施工的几人都是村里的叔伯们,热情招呼过后,满是自豪地告诉我们:“现在政府在搞共同缔造,这小花园就是共同缔造的项目。还是政府有办法呀,做梦都没想过,长满杂草的地方,可以造成漂亮的园子,我们的湾不输城里呢。这些菊花,也是政府送过来的。这几天,还有好多外面的人来这里看菊花啦。”说着,他指着不远处两个陌生面孔,他们正在赏菊拍菊。身后又传来响亮的招呼声,隔壁王婶娘满脸笑容走了过来,和我们拉起了家常,还一边指点我们看菊花。年近八旬的她,满头白发,背有些佝偻,精神头却好,反剪双手于背后,一时看看正在施工的水池工程,一时仔细端详一番盛开的菊,悠然信步,抬起头来同我们说话时,笑容灿烂如一朵盛开的菊。
这村、这景、这生活,顿时让我生出艳羡之情。曾经,我们想尽办法远离这里,考大学、当兵、外出打工,但凡有办法,便义无反顾奔赴远方。吸引我们奔赴而去的是村里没有的宽阔的街道、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教育,是美丽的绿化景观、能带来快乐的公园、明亮璀璨的购物商场。谁知道才不过短短十几年,美丽的乡村成为城里人的诗和远方了。特别是近两年,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日新月异,去乡村生活,成为这个时代的奢侈。我们这些从乡村走出去的人,更是频频回顾那些属于乡村的过往。然而,徒留惦念和向往罢了。多么奇妙的轮回啊!
作者: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