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当金色的“慈云寺”三个字映入眼帘,心头顿生出“藏”的清幽了。
一
山叫“青龙山”,寺叫“慈云寺”。其实,青龙山古称霍山、天陵山。宋时建陵于此之阳,遂得名青龙山。“昔宋祖因山而陵,远取诸象,故葬于青龙山之阳”。
青龙关是进入青龙山的关隘,入关才能进山,这是进入景区的唯一门户。高高的关楼上有一匾额,上书三字“青龙关”,是书法名家于右任先生的墨宝。
穿过关楼,好似电影镜头转场。关的那边是起起伏伏的黄土高坡,植被稀疏,断崖荒沟,满眼的丘陵黄土;关这厢却是满目的翠峰幽谷。峰峦连亘,绵亘20余里,峰峻谷幽,慈云寺就在青龙山五十三峰的环护之中。
汽车盘旋在幽深峡谷。沿途的景致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让人目不暇接。山岩间云雾环绕,迂回,周围山峰跌宕挺秀,犹如进入一片绿野仙踪。
深山间的凉气尤胜。四周群山环抱,云雾缭绕,当金色的“慈云寺”三个字映入眼帘,心头顿生出“藏”的清幽了。
二
未及进门,便闻梵音悠鸣。
暮鼓钟声的禅意中,跨过三门殿,有悉心保存的汉代地砖。1997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慈云寺大殿遗址时,发现下边有三层叠压,最下边一层竟为汉砖铺砌,周边散有汉式板瓦,汉砖的纹饰、体态,无一不折射着古寺的历史渊源。
慈云寺,始建于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其历史比白马寺还要早上4年,后经考证被称为“华夏作寺之始”。
一块透明玻璃下,一盘硕大根茎虬曲着匍匐地面。旁边有一块碑,碑上有文,这是一棵2000年以上树龄的银杏树,树干“九搂十八匝”,径达6米。民国时,冯玉祥下令拆寺建学,老银杏树也被伐掉,而根被留在这里成了一个图腾。
西侧,立一名为“释迦如来双迹灵相图”碑,碑中拓刻的是佛祖释迦牟尼涅槃时留下的足印。这是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云水僧德明在长安卧龙寺将其拓下,后镌刻于慈云寺。
东侧,立有另一镇寺之宝《青龙山慈云寺五十三峰圣境之图》碑。这通碑图文并茂,描绘出慈云寺的山水胜景。图中慈云寺安居中央,周围环列53座山峰,跃然眼前。
导游说,当年清理现场,发现的还有北齐的石刻,唐代的贴金佛像、墓塔、瓷器、经幢残件,宋代的墙基、琉璃瓦,元代的石雕、龙凤鸱吻,明代的纪年砖等一大批文物。寻找到的一百余通历代石碑、塔铭,揭开了慈云寺不同凡响的往生。
三
玄奘幼年在距青龙山不远的净土寺出家,他遍访名师,西出天竺求法,历17年回到长安,组织译出经、论75部,成为佛学泰斗。译经结束后,玄奘来到慈云寺奉旨重修寺庙。《重修青龙山慈云禅寺碑铭》记载此事:“至于唐三藏禅师,奉敕重修庄严宝地。”
玄奘重整慈云寺后,“于此开演大法,广渡群迷。”慈云寺山门外,在东南方向高台上遗留的石坪,即为玄奘当年的说法讲台。讲经之余,玄奘把去天竺国求法的艰险讲给众僧听,众僧深为感动,将这些励志经历铭记在心,代代传诵。久而久之,这些故事与慈云寺周边的山妖水怪神话渐渐融合,形成了脍炙人口的“唐僧取经传奇”。
明代中叶,江苏书生吴承恩追寻玄奘足迹来到慈云寺,遍览青龙山水,聆听取经故事,写就不朽巨著《西游记》,其中许多地名和故事均采自青龙山。
四
与慈云寺隔山相望的吴窑,据说是吴承恩写下西游记的地方。
相传吴承恩在吴窑住了六年,观古寺而感现实,其间与日月相伴,枕青山共眠,终著下传世经典。
吴窑和慈云寺隔山相望,其位置处于半山腰,行走多有不便,荒废至今。从其旧址可以看到两间石房,经历岁月摧残,两间石房早已坍塌,周围遍布蛛网。从山下望去,只能看到郁郁葱葱的山林。但石房中的“吴”字还似乎承载着吴承恩的痕迹,数百年间的风吹日晒也让其不再明显,只是安静地立于石墙上。
走过石房,可以看到一处石台,上面刻有佛语,在石台的角落处隐约可见“吴院”的字样。绕过石台西行,视野豁然开朗。从此处可以清晰地看到慈云寺与祖林。
在当地民权村,还有一处承恩桥,为了纪念吴承恩而命名此桥,数百年间,人们每从桥上经过,脑海中或许便浮现《西游记》的故事。
五
一水中流,是寺后河。人们在河道上筑坝蓄水,形成一个犹如碧玉的湖泊。湖泊有满月之形,又有灵山捧月之意,遂起一个优雅的名字“捧月湖”。青龙山因有了这片水,石头有了灵气,山野多了秀色,就连寻常的花草似乎也有了精气神儿。
空气中弥漫着绿植的清香,云雾在山中升腾。走在石径小路上,光影交错。沿河而行,幽幽碧水肆意流淌,泉水淙淙,加之不知名的鸟雀鸣声其中,让人如入仙境。
日暮苍山分远霭,夕阳落山,远山如黛,熙熙攘攘的游人已渐渐散去。古寺几番起落,有过鼎盛,有过衰颓,但无论如何,慈云寺背后的历史与意义都无法被时间磨灭。
董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