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七岁时,举家搬到农村老家。刚一走进老屋,甚是昏暗,父亲便沿着墙壁摸索开关,却怎么也找不到,最后摸到了一根吊绳,轻轻一拽,才重见光明。只见摇摇晃晃的吊灯,散发着昏黄的光影。这便是我对老屋的第一印象,可即便生活如此艰苦,也从未听过父亲抱怨什么,他总是很努力。
父亲擅长的东西很多,耕田、种菜不在话下,还自学了装修技能,砌砖、糊墙,别人一个电话,父亲便起早贪黑去干活了。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一般都是父亲来修。父亲修过电灯、自行车、电视……还会开各种各样的车,出行骑摩托车,农忙时,他就开着拖拉机去田里拉东西,后来有了点小钱,买了货车,他每周都会出四五趟车运输建筑材料。
后来,在父亲的努力下,老屋拆了,做成了停车坪,新修建了三层的新房,家里洗衣机、空调和热水器都安装上了。村子也大变样了,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曾经的黄泥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通往每家每户的水泥路,政府出资在村里修建了自来水,村里人再也不用担心过年没水用了。
然而,随之而来的不是繁盛,而是空寂与寥落,村里几乎没有年轻人,都外出求学或工作了。中年人也不多了,大多跟着子女落户在城里。过年时会热闹些,平日里每家每户基本上只有一位老人,有些老人早年也在城里待过,但住不惯,而且心里总惦记着待了大半辈子的村子,最终还是留在村里。
父亲是寥寥无几的仍留在村里的中年人,他说自己不喜欢城市的生活,习惯了乡村简单、安静的日子,于是同各位老人一样,成为了乡村守望者。我想父亲留在村里,除了不习惯城市生活外,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父亲乐于助人的优点,在村里是出了名的。刚开始只有几个人找他帮忙,没几天村里就传开了,十里八乡的人都找上门来,父亲从未拒绝过他们的求助,每一次都耐心地帮忙解决问题,后来村里人都说:“黄洞村出了个阿亮,人跟名字一样敞亮!”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发生在一天中午。邻居宋阿婆的孙子小山给我父亲打电话,着急忙慌地表示:“不知为何奶奶电话打不通,拜托亮叔去看一眼。”父亲听后,立刻放下筷子,赶忙跑到阿婆家,不到两分钟,就到了阿婆家门口,看到阿婆正在客厅吃饭,才把心放到肚子里,立刻跟小山说明了这一情况,让他不用担心。随后,父亲查看了阿婆的手机,才知没电关机了,又帮忙给她手机充电和开机,叮嘱阿婆吃完饭后给小山回电话。
古语“善有善报”诚不欺人,父亲的善心从未被辜负,每一个父亲帮助过的人,都会惦记着父亲,节假日送来粽子或松糕,平时送些自家种的蔬菜瓜果。五六年下来,家里从来不愁没有蔬菜吃,这个阿婆今天送一些,那个大娘明日又送一些,几乎每天都能吃到不重样的新鲜蔬菜。而且,不止一个人对父亲说过,要是家里缺菜了,直接到菜园里摘,想吃啥就摘啥。当时父亲点头如捣蒜,可父亲一次都没去过。
在父亲和村里人身上,我看到了最淳朴的乡情:你帮了我,我给你送菜。在这里,没有斤斤计较,没有虚情假意,只有双向奔赴的浓浓情意,一切都在不言中。小时候总向往大城市,长大后见识到了大城市的灯红酒绿,我反而更留恋有父亲在的家乡。父亲不善言辞,但在他身上,已经谱写了最美的诗篇,我也终于读懂了父亲的坚守,懂得了乡村守望者的可贵……
周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