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腊味香”,意思是说,中秋过后,秋风拂面,天气日渐干爽凉快,这时农事不忙,大家就可以做腊肉、腊肠了。老家做的是风干腊味,将猪肉用盐、酒、香料腌制,经风干而成,吃起来腊味十足,香气逼人。风干腊味是传统美食,它不仅是让人一饱口福,更是乡愁的寄托。
每年秋风渐起,自然而然就想起老家那美味腊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秋过后,母亲就会把平时省吃俭用下来的钱,去肉摊买些肥的五花肉回来,洗干净,切成几小块,散上米酒和生盐粒放到盆腌制,过了三到五天,等盐、酒充分入味,用绳子串起拿到屋外有阳光的地方晾晒。每当晚上母亲收腊肉回来的时候,我都会问:“妈,腊肉什么时候可以吃?”母亲就会说:“那么馋,还没晒干就想吃了!”
那时,母亲炒腊肉是放自己种的蒜苗和慈姑。把腊肉、慈姑切成薄片,把蒜苗、蒜叶切成小段,然后用柴把铁锅烧干水分,把腊肉倒进大铁锅猛火爆炒。腊肉在锅里发出“滋滋”声,腊肉的油就冒出来了,这时赶紧把蒜苗、蒜叶倒进锅里和腊肉一起翻炒,等蒜香飘出即刻倒入慈姑下去翻炒至金黄,便倒入一小半碗水,盖上木锅盖闷几分钟,掀开锅盖,翻炒干水分,就可以上桌了。这时,腊肉的香味弥漫整个屋子,让你食欲大开。每当炒腊肉那餐,我都要吃三碗饭。当时老家流传这样一句话:腊肉送饭,鼎锅刮烂。大概说的就是腊肉非常美味以致把锅里的饭刮得干干净净。
记得有一年深秋,家里准备起房子,请村里的本家五伯帮拉泥砖。母亲说:“五哥,你看工钱怎么算?”五伯就笑笑说:“还算什么工钱,每餐饭有你炒的腊肉就可以了。”可见,母亲做的腊肉,在村里还是“小有名气”的。
家里有客人来,母亲就把平时舍不得吃的腊肉切成小块爆炒或者放饭锅蒸熟,每次客人都大快朵颐,连说“好吃好吃”。所以家乡的腊肉已经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了。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堂姑家,路程比较远,踩自行车要几个小时。路上,我们几个侄子一直“埋怨”堂姑怎么嫁这么远。堂姑一路好声好气对我们说:“莫吵、莫吵,等下到家了,腊肉让你们吃个够。”我们就说:“到时我们要吃三碗饭!”这才又使劲把自行车踩得飞快。我们在村口就看见堂姑家门口的晒坪上晾的一杆杆腊肉,大家欢呼起来:“哇,那么多腊肉!”走近一看,那腊肉在太阳的照射下晶莹剔透、一片金黄、散发出腊肉特有的香气。厚点的腊肉还滴着像露珠似的油,薄点的腊肉已经晒干。那餐饭虽然有鸡肉、有豆腐酿,但我们吃得最多的还是那碟蒜苗炒腊肉,那腊肉被姑丈炒得喷香,十分送饭,我都吃圆了肚子。
曾经,在老家相亲时流传这样一句话:成不成,看腊肉。意思是说,那年代相亲,女方到男家第一次看屋,会特别留意你家屋檐下挂的腊肉。挂得越多,女方就会越中意,这婚事就有几成了。个中的原由,不说大家也懂,腊肉挂得越多,说明这家家境殷实啊。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离开了家乡在外工作,母亲也随父亲到县城生活,就很难吃到家乡正宗的腊肉了。直到2008年,妻子回老家黄姚支教,才又吃到家乡的腊肉、腊肠。那年春节,妻子带了几串同事送的腊肠回来,那晚的年夜饭,大家都举筷夹腊肠,母亲直夸好吃。最后剩下几片时,儿子居然把菜碟都拉过去了,那碟腊肠居然是年夜饭里最“畅销”的菜。妻子笑着说:“大家都那么爱吃,以后叫我的同事多做点。”妻子同事的腊肠做得好吃,其实是有一个秘诀的。她告诉我们,首先选料比较重要,一定要挑选当地村民喂潲水、米糠、红薯藤那种200多斤的本地土猪肉,还要选新鲜的后腿肉,肥瘦三七开较好,把肥肉、瘦肉分开切成小薄片,放生盐、冰糖、五香粉、本地姜、村民自己熬的高度米酒、生抽等腌制几小时后灌进猪粉肠,晒干后就可以炒来吃了。
2022年,县里成立了美食办、美食协会,我被抽调到美食办上班,有了更多机会接触各式各样的美食,但还是念念不忘家乡的腊味。又是一年秋风起,又到了制作腊味的好季节。不禁想起母亲做的腊肉,想起家乡,想起乡亲,他们也一定在阳台上、屋檐下挂起一串串腊味了吧……如今,腊味早已进入平常百姓家,当年相亲“成不成,看腊肉”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了。
贝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