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此心安处是吾乡。”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湘妹子,嫁到千里之外的广东阳春,在这里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讲得一口流利的涯话(本地客家话)。这里已然成了我的第二个故乡。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第一次来到阳春乡镇小山村,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山高林密、地处偏僻。从镇上通往村里的唯一山路,狭窄、崎岖不平。
山路十八弯,中巴沿着高低不平盘绕的山路吃力地爬行,颠簸一个多小时到达村里。再通过一条弯弯曲曲的泥土小路,步行到山脚下我的“新家”。尘土飞扬的小路上,留下我一串串追寻梦想家园的脚印。
在洞庭湖区长大的我,对这个小山村充满了好奇与憧憬。我凝望着眼前的一切:大山连绵起伏,清澈见底的小河潺潺流过,高低起伏的田野纵横交错。翠竹绿树掩映着清一色低矮的半土砖半青砖青瓦的房屋,屋顶上炊烟袅袅,山村宁静而有生气。
村子里大部分青壮年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留守的老人、妇女、儿童则在村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稻谷、花生、玉米、红薯、沙姜、藿香是这里的主要农作物;荔枝、龙眼、波罗蜜、芒果、黄皮……各种果树枝繁叶茂,四季果香飘满村子。这里的人们勤劳、善良、淳朴,让整个山村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外出打工的青年陆续回乡创业。他们学习新技术,大搞养殖种植业。一方方鱼塘里,鱼儿摇尾欢舞;一个个养鸡场养猪场,鸡肥猪壮。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他们在山上种植荔枝、龙眼,果实累累,他们开垦大山农场种的茶林春意盎然,鹅凰茶叶远销全国各地。农民富裕起来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栋栋装修各异的傍山别墅拔地而起。扶贫助农政策开展得如火如荼,外出创业的成功人士也不忘资助家乡建设,慷慨解囊,修公路、建学校,家乡的变化日新月异。
如今,行走在村道上,能处处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变化:通往镇里的公路变得宽阔而平坦;山村小路实现硬底化、四通八达;公路两旁的太阳能路灯排列整齐;青瓦白墙上,描绘着精美的图案;鱼塘边的围栏古色古香;村委会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一旁的绿植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奇斗艳。到了晚上,这里灯火通明,歌声飘扬,村民们散步、健身、聊天、载歌载舞,让人感叹岁月如此静好。
当清晨的阳光洒满小镇,圩镇就开始变得热闹起来,趁圩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街道两边的商铺鳞次栉比,烧腊店,粉皮店,快餐店,五金店,百货店……只见粉皮店门口香气缭绕,店内人头攒动,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坐在小桌旁,或酱油葱花拌粉,或牛腩汤粉,或猪杂炒粉,各有风味。常年在外地工作的小叔说,他每一次回家乡路过小镇,必来粉皮店里吃上一碗心心念念的粉皮。在他心里,粉皮不单单是一碗美味的食物,更是深藏心底的一抹乡愁。
街道两边摆满了各种小摊,一般都是本地土特产。卖豆豉的,卖春砂仁的,卖水果的,卖砵仔的,卖肠卷的,还有卖各种刀具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人声鼎沸。趁圩的人们收获满满,笑意盈盈。
前几年我们一家从村里搬到小城居住。这是一座宜居宜旅游的城市。高楼大厦林立在街头巷尾,街道两旁的风景树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大街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公园、广场、商场人头涌动,络绎不绝。生活在这座城市,我能感受到她正在拔节生长。
说起阳春,当然少不了介绍这里的美景。八甲仙湖水库美如仙境,白水瀑布如同白龙呼啸而下;马兰风光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油画,美不胜收;我们的母亲河——美丽的漠阳江,像一条墨绿色的绸带缓缓向东流,两岸风光旖旎,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徐徐展开;春湾的凌霄岩、玉溪三洞,钟乳石笋千奇百怪,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令人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多年来,我穿梭在两个故乡之间,灵魂在两个故乡之间游走。养育我的故乡,有我年老的父母和亲人,那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我深深的思念与感激;美丽的阳春有我的家,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洒下了青春和汗水,这里的山山水水见证着我的付出与收获,承载着我的梦想和追求。心牵两个故乡,皆是一样情浓。
曹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