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养我一生的教书时光,现在想起来,心里都是暖暖的。
20多年前,我17岁,刚从学校实习完,就一个人回到家乡的农村小学,找到校长毛遂自荐,想当一名老师,并请校长看我的实习教案和评语。那时,正好有位老师病休,空缺一个岗位,我于是当了一名临时的代课老师。
当时的村小学是一座老式四合院,教室盖的是鱼鳞瓦,教室内是破旧的土砖墙,墙面没有粉刷,里面光线很暗,木制的旧长条课桌板凳,非常简陋。教室墙体还有大小窟窿,四处漏风,上课时学生朗读课文,各班都能听见。
农村小学全校只有五个班,一个年级一个班,我带一年级语文兼班主任。我初出茅庐,为了唬住那帮调皮的学生娃,我经常装出很老练的样子。记得第一次走进教室上课,说不紧张是假的,虽有两个月的实习经历,心还是“砰砰”乱跳。我一走进教室,班上特别安静,孩子们都瞪大眼睛望着我,我先作了个自我介绍,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我拿着书,眼睛不知道看哪儿好,干脆就望着教室后面的土墙壁,一节课下来,感觉脸到脖子都红了。一下课,好奇的胆子大的学生,都跑到我的讲台前,把我团团围了起来,还你推我搡地争着喊着我的名字。一个女同学,把自己从菜园地里摘来的一根黄瓜放到我的讲台上:“周老师,给你吃,这是我家种的,可好吃了。”我说:“谢谢你,你留着自己吃吧。”女同学害羞地说:“给你吃,我在家天天吃。”说完,红着脸跑开了。这些乡村的孩子真的单纯可爱,我知道他们是喜欢我。
那时正开展“普九”,村小学在新建教学楼,绿化美化校园,我们老师课余时间还分了劳动任务,帮着做一些搬砖、挖沟等体力活。孩子们看见我在劳动,都主动来帮忙,帮我搬砖,有的男生为了逞强,还一次搬两三口大火砖。农村的孩子能吃苦,手脚麻利,干活卖力。劳动中,我们有说有笑,拉近了师生感情。
村小有好几个老师,没有音乐、美术老师,我除了教一年级语文,还每周给每个班学生们上一节音乐、美术课,教孩子们唱歌和画画。“六一”儿童节,我又主持“六一”晚会,校长上台表演了魔术,我带孩子们唱了几首歌曲。我喜欢学生们,喜欢这些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学生,像一只只小鸟,整天叽叽喳喳地在我身边飞来飞去。他们经常送一些小东西放在我的讲台上,有时是菜园结的香瓜、菜瓜,有时是桃子、李子,有时是用罐头瓶养的各种花。
为了提高他们看图说话的能力,我经常在黑板上画各种有趣的图画,请他们每人开口讲故事。我看着他们一天天成长,从开始讲的第一句话,到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再到后来能写出两三百字的短文。后来,我听说这些学生作文都写得不错,有几个学生考上了重点大学。
村小学条件艰苦,老师们每月都是自己从家里带米来学校食堂搭伙吃饭。一餐两个菜,用一个搪瓷脸盆装着,由做饭的阿姨给每个老师打菜,一个菜各一勺。
老师一般都住在学校,周五才回家。晚上,我们经常一起加班做“普九”资料。漫漫长夜,我和一名同龄女老师一起用一个老式录音机录音朗读散文,自娱自乐。平时,我喜欢在窗前练毛笔字,会挑几幅满意的当成装饰纸,贴在床头,盖住水泥墙。隔壁的王老师,经常在走廊上吹笛子、弹吉他给我们听。这是我在村小的快乐时光。
我当了一年多的教书匠,分配到了另一个小镇上班,从事过多种工作。回想从前,仍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村小教书的那段时光。
作者:周桂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