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广州的骑楼,是在2003年。那时候,我还在家乡读幼儿园。暑假期间,爷爷带着我去广州花都区的小叔叔那里玩。住了两天,又带着我坐小叔叔的车一起去荔湾区下九路附近看望一位亲戚。当我被爷爷牵着走在上下九路时,眼里充满了惊奇:街道两边的那些老建筑都长了脚,有一部分被柱子架在半空,一座紧挨一座,房子的底层似乎往里被掏空了两三米左右,而且在街左右两旁各形成一条宽敞的人行走廊,长可达数百米甚至上千米,与我们永州的建筑大不一样。
泊车的时候,恰遇下起沥沥小雨,我发现只要没有横过马路,就不会被淋湿,因此印象特别的深,心里对房子的建设者充满了感激。叔叔告诉我,这就是广州骑楼的好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去广州的次数愈多,对骑楼的眷恋也愈多。每次到广州,都要去上下九路或北京路一带逛街,寻找在骑楼下穿行的感觉。只是,我对“骑楼”这个名字感到有些奇怪,问广州的亲戚,他们说“骑楼”就是“骑在公共人行道上的楼房”。广州最早的叫法是“有脚骑楼”,后来简称为“骑楼”。我心想:难道房子跟人一样?骑着的叫骑楼,那么,那些坐着的、躺着的叫什么楼呢?
每座城市多有自己的建筑符号,比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小弄堂、天津的小洋楼,还有广州的骑楼。后来,经过研究,才发现广州的骑楼历史并不悠久,刚开始还是“舶来品”,后来才融入地方文化元素,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
据说是上世纪初,当时的广州政府开始推进“都市改造运动”,大力推动建筑骑楼,于1912年颁布《取缔建筑章程及施行细节》,其中有一规定:“凡堤岸及各马路建造屋铺,均应在自置私地内,留宽八尺建造有脚骑楼,以利交通之用……”并且,“骑楼两旁不设用板壁竹笪等类,遮断及摆卖什物阻碍行人”。依此条文,建造“有脚骑楼”,是沿路建房者应尽的义务,而且骑楼下面是公共通道,不能私自占用。1918年,市政府对骑楼的材料、形式、施工、构造等细节,进一步作了规定。于是,骑楼开始在广州城里雨后春笋般涌现,当时的主要商业街道几乎都采用这种骑楼建筑形式……
我对骑楼的喜爱,一是源于它的实用,这些洋溢着市井味道的骑楼建筑,多数为两到四层的砖木混合结构,底层前部为骑楼柱廊,向街敞开,柱距约四米,净高是五六米,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廊下是商店、茶楼、酒家、旅馆、戏院等等,而后部是工场、货仓、生活用房等,楼上用作民居,商宅结合,亦市亦居。二是源于它独特的造型。广州人说它们是骑在马路上的高楼,但在我眼里,它们更像双手撑地、蹲在地上准备起跑的运动员。在我眼里,广州就是一个运动健将,在中国历史上的每次改革中,都跑在最前面。特别是明代之后,它一直就是中国对外开放和贸易的重要窗口。
在炎炎夏日中,我信步走在西关街上,从上九路到第十甫路,再从杉木栏路到十三行路,在骑楼下每走一步,我心里都感受到了这座古老城市的青春活力,眼里仿佛出现了明清时期外国商人在这些路上跟中国商人进行交易的背影。一眨眼,又变成了民国初期,一些轿子和车辆在这些街道上争道而行的景象,再眨眼,便回到了眼前摩肩擦踵的新时代。自己走进百年老年莲香楼,买几盒点心带回家,身后仿佛遗下了一路芳香。
一座城跟一个人一样,有个性、有特色才可爱。我是一个有个性的人,而广州就是一座有特色的城市。
我爱广州,爱西关,爱骑楼,尽管我不是昔日的西关小姐,而只是新时代的一个过路游客,但在我的心底,一直存有广州百年骑楼的底片,一直葆有行走在骑楼下的那份舒畅。
杨邹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