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浮山岭的东麓下面,有一条村子的名称不一般:古城。它,隶属于茂名市电白区霞洞镇下中行政村。
如今,进入这个古城村,是见不到任何古城影子的。它跟周围的普通的村子没有多少差别。它从前曾经是一座城呢,这是考古专家说的。二十年前,镇里文化部门的人领着省市县专家考古,在村子里挖出了城墙的基础,挖出了隋砖唐瓦。挖了出来,又埋了回去,等候再一次更高级别的保护性发掘。
隋砖唐瓦被埋了回去,但尘封不住一个美丽的传说。
公元五三六年,出生于丁村的俚人女儿冼氏与高凉太守冯宝成婚,从此被称为冼夫人。这一对新人有新家,在风光秀美的地方,既不是冯宝祖籍老家新会,不是冯宝老爸执政的罗州城,不是冯宝执政的高凉城,而是离丁村七十里的浮山之阳,琅水之阳,如今叫霞洞镇。新家初时不太大,只有如今的霞洞中学那么大,正是霞洞中学那块地。兴建这个新家,冯宝的老爸全额投资,只是设计征求了一对新人的意见,融进了新人所需要的诸多元素。冯宝的老爸是谁呢,他是罗州刺史冯融,经营多年,政令不便,为改变局面,找个俚女为媳。为儿子媳妇新家着想,他将积攒的老本都花上了,建得堂堂皇皇,叫冯家村。
不久,冼夫人也花本钱为自己的特别嫁妆一一冼家军,安一个家在浮山脚下。不是因为她是刺史的儿媳,更不是因为她是太守的妻子,只因为她已是俚酋。俚酋,就是岭南百越族俚人一个大部落的头人,称作都老,有权有势,所以嫁妆有兵有将,兵将有千人左右。
这支冼家军,被安顿在冯家村东面不足十里远的浮山脚下,如今那里叫新营村。昔日叫新营,住所是干栏式房屋,如今称之为木棚。那是冼夫人依俚人习俗而作的干栏,好大的一片,住下了她的千军万马。她亲自带领将士们上山伐竹伐木,将水桶粗的大树锯成木板,然后搭起干栏,架成床铺,干得又快又好,只有半个月就完成的干栏,对于汉人,很是新鲜。附近的汉人闻讯前往参观,都竖起拇指称赞呢。干栏不是低矮的木棚,而是高高的吊脚楼,床铺离地五尺,防湿,防蛇,防兽,且留着大树遮阴,空气清新宜人,住着挺不错。
过了几年,冼夫人在冯家村住惯了瓦房,将士们住旧了新营的干栏。她看到附近汉人都住瓦房,遮风挡雨防寒要比干栏强,慢慢地萌生了将新营干栏改造为瓦房的念头。征求丈夫的意见,得到的回答是:“不谋而合!”征求将士们的意见,更是个个全力支持。
要建多少间兵营瓦房呢?冼夫人与将士们商量,结果:建瓦房二百二十间,每间住五人,剩下的用于办公或作他用。
说干就干。将士们按照冼夫人的规划和设计,破土动工就忙个不停。这支冼家军,听到都老铜鼓的指挥,战时奋不顾身,农时也毫不惜力。此时,在建筑工地上挥汗大干一场,为自己造新营房。挖土基时,有人挖出了又白又嫩的大石头,准备用它来砌墙脚。未待砌墙脚,先用它支撑瓦锅煮饭吃。在熊熊的柴火中,瓦锅下面的白石碎裂了。说时迟,那时快,瓦锅往下掉,烂了,瓦锅里的水自由了,一个劲地往下流。流到木炭,激起阵阵浓烟和炭末。流到刚碎裂的白石上,奇迹发生了:白石顿时在“仙气”中变成乳白色液体,炽热灼人,粘性很好,冷却凝固后,特别是跟沙子结合后,坚固如磐。原来,那些又白又嫩的大石头是石灰岩,俗称石灰石,烧过后变成石灰。石灰混水变成了石灰浆或石灰水。石灰浆与沙子配合,是一种很好的建材。冼夫人知道这些事后,命人收集挖出来的石灰石,制成石灰,专门用于自建瓦房。如今,那个地方不远处成为石灰岩开采场的遗址,成了石灰窑的遗址。采石处剩下深深的池塘,养出的鱼重达三四十斤。
建瓦房,所用的建材比干栏复杂得多,砖瓦是主体。一下子要购足建兵营瓦房的砖和瓦,当时办不到。冼夫人迎难而上,自制砖瓦。冼夫人还在附近办了砖瓦窑。制造砖瓦,工艺与制瓷有点相仿。首先要找到好的黏土,采出来练一番,练至十分软熟。在练黏土时候,用人的脚板去踩踏,用牛去踩踏,反复进行。冼夫人却别出心裁,用战马去踏,数百匹战马轮流上阵,黏土踏得又快又熟,保证质量过得硬。练好黏土后,经过将士们的双手,经过制砖制瓦的模子,做成砖坯子和瓦坯子,晾晒至干,装进窑里,用柴烧窑,烧上两天两夜,窑顶由黑烟变为白烟,再变成彩色的火焰。烧制砖瓦,最讲究火候,不到火候生产出来的是“夹生饭”,受不了多少压力,上不了墙头;火候过度的或烧成粘连的“连体”或烧成歪眼斜鼻的“残废”。所以,冼夫人格外小心,专门聘请汉人老师傅前来“看火”,报酬比别处多一倍,还有好鱼好肉招待。好心有好报,“看火”师傅打起十二分精神,使出真本事来,寸步不离地、专心致志地看火,面颊被窑火烘得通红,跟烧熟的砖瓦同色。冼夫人时不时到来慰问“看火”师傅,打赏绿豆糖水。就这样,冼夫人“兵工厂”造出来的砖瓦响当当,远胜于到远地买到的。如今,那烧砖瓦的地方成了一个村子,村名叫瓦窑。
为了瓦房的建材,冼夫人组织队伍上山采石头,伐树木。附近的浮山岭坡,有的是石头,当时是采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冼夫人下令,先采容易采的,先采当用的,一般都要整个采回来,采回之后应打破的才打破。如果要在山上打破的,要经过冼夫人批准。这一规定确英明,为浮山保留了许多风景石。例如:浮山的一片大石,名叫“单船起双帆”,传说是风水石,它的附近是风水宝地,保持好了,就能出将出相,富不可言。又有一处,巨石像人,比电白与阳江界山的望夫石漂亮得多,石所处的地方美如仙境。对这两处大石头,冼夫人都给予了应有的保护。如今,那块“单船起双帆”大石依然在,名字依旧不变;那块像人的巨石,依然屹立在高高的山岗上,被人称为“婆石”,它的形象望有点像冼夫人,英姿飒爽。冼夫人采石又护石,采木也护木。她下令给将士,进山伐木要留种,每隔一定距离将特大的树木留下作“种树”。留下的“种树”,后来叫“木影”,直到它自然死亡为止。它结出的果,一年一年地繁殖成千千万万的新生命。怪不得,前些在沙琅江车塘湾打捞起来的“乌木”,树体大得惊人。
建材就位,万事俱备。择个吉日,冼夫人为新建兵营房奠基,一千将士和冯家村的人都到场。工地上,彩旗飘扬,鞭炮震响,人们喜气洋洋。是大喜事一桩,世世代代住干栏的冼家军就要住上大瓦房了,怎么能不高兴呢。更为值得高兴的是,这即将拔地而起的大面积瓦房,选址实在太好了:就在新营干栏侧畔,背枕浮山,面临琅江,中间一马平川,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有水道、驿道相连,交通方便,而且具有易守难攻的军事价值。部下都赞冼夫人:“夫人独具慧眼,选对了营址,在这里住过的人都要感激你。”冼夫人和蔼地说:“为将士们办好事,我心也快乐。这里的确不错,有地理优势,依山傍水,地势开阔平坦,四通八达,大有可为,将来还可以发展为城邑。”
还真让冼夫人说对了,那个地方终将发展为一座城。那座城,名叫良德城。
梁陈隋三代,冼夫人在浮山下打造的兵营大瓦房,住的都是将士,插的是冼字或冯字旗。到了唐代,冼夫人之孙冯盎成了冯家村的主人,也成了大瓦房兵营的主人。他以二十州之地降唐后,被封为吴国公(后改越国公、耿国公),授上柱国、南州总管,唐太宗给他增加一个县,良德县,隶属于高州。有县须有城,此城须自行解决。冯盎把良德县城放到哪里呢?经过一番思考后,他作出了决定:实行军政合驻,将浮山下兵营瓦房腾一半出来作县衙;被“腾”的将士,与未“腾”的将士,轮流住回干栏式兵营。
冯盎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具有超一流水准,冯家村建成了岭南第一村。冯盎的儿子冯智戴,当了唐太宗的侍卫将军,一次智戴在李渊的宴会上吟唱占诗,博得满堂喝彩,李渊赞叹不已。智戴的儿子冯子游,载着满船的金子到凉城探父兼游,吸引着千万人的眼球。不久,子游把武则天宰相、大文豪许敬宗的女儿(史称许夫人)取回冯家村,把喜庆的鞭炮燃放到良德城。在冯子游手中,良德城得到了扩建和装潢。
冯子游死后,冯家村和浮山下的良德城不久被毁。
良德城一去不复返,附近的人仍称这里为古城,知情的人称之为“苦城”。
赖廷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