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告诫子路曰:齿刚则折,舌柔则存。柔必胜刚,弱必胜强。好斗必伤,好勇必亡。百行之本,忍之为上。用牙与舌来告诫人们不要逞强,不无道理。从具体的生命角度来说,只有坚硬的牙才能更好地维系我们的生命。我那满嘴的牙,就是我生命存在的功臣。
自年轻时起,我就牙周炎不断,牙周不能很好地保护我的牙,但我的牙一直兢兢业业履行职责,鸡爪鸭爪猪爪,到了口里,筋肉尽剔,甚至带骨嚼碎。
到了五十来岁,下颚一颗门牙和上颚左边一颗丁牙终于不堪重负,疼痛且已松动。走进诊所,蔡医师仔细地为我看后说:“要拔掉!”我心有不舍,说:“不能吃药治治?”他说:“牙根坏了,不拔还会影响其它的牙。”就这样,两颗为我值班了五十多年的牙被拔掉了。替而代之的是,用搭桥的方式换上瓷牙,色泽、咬合与前牙无异,别人看不出是假牙。从此也没有害过牙痛,只是下颚右边一颗丁牙因牙根损坏而脱落,看到不影响嚼食,也就不理会了。
过了十年时间,忽一日,咬动硬物,搭桥的两颗门牙“咯噔”一声,我洗了手一摸,摇摇欲坠。也许牙根损害得太厉害了,痛得也是有气无力的,过了一会儿,竟然没有了疼痛感,主要职能已丧失,不能咬动食物,但看上去好好的,还是能勉强为我撑起门面,也让我说话不漏风。但这种局面没维持多久,越来越松动,只得又去找蔡医师。我拍完口腔CT,蔡医师看后提出治疗方案:将两颗搭桥的牙与一旁也已损坏的牙共计三颗一同拔掉,植入两根金属植体,还有右侧那颗缺牙,也植上植体,待植体融合稳固后(约三个月),装上牙冠,就很好了,每个牙都分担责任,某些牙不因偏颇而过分使用受到损害,也不因过多或过少咀嚼而影响脸庞下部的不平衡。
植牙是项新技术,将坚硬金属植入牙槽骨中作为牙根,这样能稳稳当当支撑并固定牙冠。
植上金属植体后,下颚前门一个大豁口,除却美观上的缺陷不说,发声很不方便。柔软的舌头,没有坚硬的牙齿固定活动范围,很随意地伸向豁口,讲起话来,发出很不利落的舌音,按当地话说是大舌子音。为了遮掩和少讲话,只得借新冠疫情之机,经常戴个口罩,熟悉我的人,可能认为不修边幅的我怎么一下子讲究起来,有时为了解除别人的疑惑,我主动说出隐情。老伴听见我说话不利索,逗我:“唱支歌来听听。”在自己家里什么都敢为,扯起嗓子,歌声疲疲软软的,很不着调。
待到装上义牙冠,满嘴的空虚才得到充实,讲话与食物又硬气起来。
经过植牙,我更加认定,坚硬是人生的主要支撑。因为坚硬易损、柔软易存确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对坚硬又多了些许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