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穿上皮鞋的我,兴奋得手舞足蹈。回家后很多小伙伴听闻我进城买了双皮鞋,纷纷来家里观赏,流露出羡慕的目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古以来,鞋子就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在我国,与鞋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不计其数。青鞋布袜、芒鞋竹笠、鞋履轻灵、郑人买履等成语耳熟能详,春秋时期有人将脚削掉一块去适应鞋子大小的成语“削足适履”更是众所周知。它比喻不合理地迁就现有条件,或不顾具体情况地生搬硬套。以此给后人留下警示。
我记事时,是在国家改革开放之前。那时的生活并不富裕。我所在的村子,家家户户靠编织草鞋出售换点零钱补贴家用。夏天无论大人小孩,清一色穿着草鞋。草鞋穿在脚上并不耐磨,没过多久鞋底就会磨破。有一年被生产队派到工厂劳动的父亲,回家休息时带回一双用汽车轮胎作为鞋底的橡皮凉鞋。说是草鞋不耐磨,他找到一块废弃的汽车轮胎,利用工余时间给我们兄弟俩割制出那双橡皮凉鞋。橡皮凉鞋相当耐磨,但在脚板与橡皮的摩擦中,容易出现“烧脚”现象。那一年,兄弟俩在炎热的夏日轮番穿着它行走在上学与放学的小路上。在我的相册里,至今保存着一张二弟穿橡皮凉鞋拍摄的黑白照片。而春秋冬三季所穿的布鞋,也是由自己动手制作。年少时帮奶奶糊布壳晒布壳作为鞋底原料的情景,记忆犹新。
皮鞋旧称革履,是鞋中精品。相传远古时期,有位皇帝对牛皮铺路情有独钟。出宫巡游要求沿途铺上牛皮。一位聪明的大臣斗胆向国王建言:何不只用两小片牛皮包裹住皇上的双脚,走到哪里都能脚蹬牛皮。国王听了觉得有理。皮鞋就此诞生。皮鞋舒适、保暖和耐穿等特性,受到人们青睐。
我十五岁的那年冬天,双脚长了冻疮,痛得无法走路。父亲在乡村赤脚医生的建议下,打算给我买双保暖的皮鞋。皮鞋是青少年时期非常羡慕的奢侈品。平时只在进城时看见二十来岁的年轻男女穿着它走路生风。因家里拿不出这笔费用,父亲决定等我在赤脚医生的治疗下暂时好转后跟他和爷爷一起上山砍毛竹卖钱。我们早出晚归地上山砍了四天毛竹,共在供销社换回了七块钱。次日父亲领我进了县城。在百货公司给我买了一双猪皮鞋穿在脚上。第一次穿上皮鞋的我,兴奋得手舞足蹈。回家后很多小伙伴听闻我进城买了皮鞋,纷纷来家里观赏,流露出羡慕的目光。
高二那年暑假,我和几位同学相约去给一家木材加工厂做临时工,拿到了一笔工钱。想起当年砍毛竹买皮鞋的往事,感动中带着一丝酸楚。因爷爷已经去世,我便进城为父母各买了一双黑色皮鞋,感谢他们为一家人的生活操劳与奔波。父母对此很是欣慰,穿着它逢人就伸出脚来展示一番。
大学毕业到海南工作后,有一年受北京一家报社之邀决定进京。当时正值冬季,北京气温处于零下十多度,朋友告诉我一定要准备好一双翻毛皮鞋。生活在没有冬天的海南岛上,即便每年回湖南老家过年,也只穿从内陆带去的羽绒服和单层皮鞋,当时要在海口买双翻毛皮鞋着实为难。果然,我找遍了海口的各大商场,终归未能如愿。
待我将这个情况告诉在湖南电视台工作的二弟马晶后,一个多礼拜,我就收到一双从长沙寄到海口的翻毛牛皮靴子。在北京那个天寒地冻的冬季,我穿着这双皮靴奔走在采访路上,写出了诸多“本报特稿”。
在我们老家,给人送鞋是一种感恩行为。最典型的习俗是“谢媒”,即新婚夫妇要给媒人送鞋以示感恩,寓意媒人为这对新人的婚事经常奔走于两家之间,踏破鞋底。
二弟送鞋于我也有感恩的成分。当年他在武汉大学上学的时候,我已参加工作,为减轻父母的生活压力,我主动承担起二弟为期一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与父母一道帮助他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
鞋子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其演变史颇为漫长。在古代,其主要功能是保护双脚不受伤害,鞋子均由手工制作而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机器制鞋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如今,不仅可以通过机器生产来大规模制造各种类型的鞋子,而且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厂家日渐注重起鞋子的外观、色调,并在舒适性和时尚性方面更加精益求精。
鞋踪履迹,是生活的见证,也是人生的印记。
马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