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吴茱萸的初相识,是在少时读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的惆怅里。这种在古诗词中屡屡出现的植物,被诗人们寄情咏诵的它,真实的模样我却总无缘遇见。时间流转,岁月载着期盼在飞驰。
顶着初夏的骄阳,我随黄石日报社采风团的文友一起踏上枫林镇坳上村的土地,造访美丽乡村,终于如愿遇见吴茱萸,当地俗称腊米。在烈日下,在田野中,在山坡上,翠绿色的吴茱萸亭亭玉立,如同窈窕的仙女,穿着绿的裙子,用优美的站姿迎接到访的宾客;朵朵吴茱萸花,在青枝绿叶上摇曳生辉,烂漫如锦,清新似画。这些开在初夏的嫩绿,一簇簇地聚拢着,清爽简单,少了繁杂和浮华,瞬间柔和了我燥热的心。
我无法抑制心中的惊喜与感动,走近一棵吴茱萸,在它面前站定,细细地欣赏着,近距离与花儿对视。绿叶枝头,每一团托上十几朵小花端坐着,微张如花椒状,互相紧紧依靠,在枝头晃动,自然地向上向外伸张着。那些绿色一朵朵地聚合,在花托中伫立着,每一朵都蓬勃得可爱。它们睁着眼睛,亮晶晶热烈地望着我,恣意展露着青春的脸颊。绿色的花茎高低错落,阳光穿过树枝花朵的空隙,在地上留下斑驳的花纹。那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实实在在地接受到夏天的讯息了。原来夏天也可以这样的,借着树的枝繁叶茂花开,每一棵植物散发的生命力,无不在宣示着夏天成长的力量。
漫步在吴茱萸丛中,数不清的吴茱萸花,密匝地绽放在各个枝头,仿佛正在为夏季的派对蓄足能量。在夏日的风里,在小满的烈日下,熠熠生辉。这一株株嫩绿,你追我赶地生长,无需仰望槐树的高,无需羡慕栀子花的香,自己成就独特靓丽的一道风景。虽然外形不如桃花绚丽多姿,没有荷花的冰肌玉骨,但它无拘无束的淳朴,天生就有让人驻足、赞叹不已的魅力。我好像认识它很久了,当我的呼吸和它的呼吸融合在一起时,喧嚣的世间突然安静下来,安详缠绕在它的枝头,徜徉在我的心田。
这一片片的吴茱萸丛,在我这个偶然的造访者眼里是风景,在坳上村的村民眼里,它们和那些水稻一样,需要扦插、除草、培育、采摘,是一天的农活,是一季的庄稼,是一年的收成,是钱袋子和致富金。“湖北腊米看阳新,阳新腊米看枫林,枫林腊米看坳上”,坳上村种植吴茱萸中药材的传统可以追溯到300年前,作为坳上村的传统产业,吴茱萸在这里是个宝贝,过去的坳上村,村民们只能靠天吃饭,经济收入低。而今,在国家乡村振兴的政策扶持下,村民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后,经过科学谋划发展,吴茱萸产业迅速壮大,坳上村走上了产业振兴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老”腊米开出致富花,坳上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腊米村”。
即将离开坳上村时,我再次来到吴茱萸丛前,金色阳光下,生机盎然的吴茱萸花在风中微摇着,想必它也是心情愉悦的。在这片土壤里它已深深扎根,凭着果实的药用功效,推动人们开荒种植,开疆扩土,助力自己繁衍生息,也为新时代的乡村带来富裕的今天和美好的明天,每一朵吴茱萸花,都是代表着一份希望和期盼。人与植物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在吴茱萸花的嫩绿里,我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相映的光彩,在这个等待的时空,季节轮转,到了秋天,吴茱萸悄悄地把花果由绿转红,满山红遍。不与桃李争春风,只与麦穗争浪漫。小小的腊米承载着坳上村民的幸福,激情澎湃谱写坳上村新的发展篇章。
作者:杨文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