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元宵节。元宵节是绵绵悠长的传统新春佳节的结束词,我们的小城虽比不上省城长沙热闹,但它保留了不少元宵的民俗传统,也给我留下了温暖的记忆。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的“游灯”是我们那里大人小孩最爱参与的盛会,这样的风俗让春节后回到长沙的我们,每每回味起来,都觉得温暖在心,觉得故乡从未远离。
我们小城过元宵,几乎所有小孩子都会倾巢出动,加入“游灯”的队伍,点亮一个属于自己的夜晚。
我们当地把元宵节称之为“散灯节”。儿时,我并不太懂“散灯”的意思,后来慢慢琢磨,发现“散灯”这个词实在是传神得很。它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理解:“散灯”就是把灯火散落在小城里的每一个角落,让小城的每一个家庭都被灯照得通亮,寓意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散灯”也可说是年马上就过完了,聚在一起的这团灯火,从此又要散落各方,宛如满天繁星,各自发光,照亮各自的前程。我真的佩服先人们的智慧。
元宵节的前几天,母亲早早地就做好了准备,竹篮子里装的全是各种大小不一的红蜡烛,是分给我们兄弟三人的。我们自然异常兴奋,各自把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就藏起来了,等待“散灯节”的夜幕降临。
开明伯的儿子青山是我们这辈孩子们的领头羊,他要大上我们好几岁,娃儿们的集体活动,都要听从他的召唤与指挥。按照多年形成的传统,元宵节当天晚上,由他领队敲着锣鼓,带着我们游灯,村里所有的小孩子手持点亮的蜡烛,兴奋地跟在他的身后,自觉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就像一条燃烧的长龙,在黑暗的小城里自由穿行,颇为壮观。
游灯,对于小孩子来说,特别兴奋。平时里,父母是不允许我们玩火的,总是吓我们说,玩火是会尿床的。而元宵节是个例外,大人们鼓励我们带着“装备”去小城里游灯。当然,游灯不单单只是点个蜡烛玩火,而是要跟着队伍走家串巷,把每家每户都要游一遍,要让那条通体火红的“灯龙”出现在小城里的每一个角落,送灯祈福。
元宵当天晚上,小城的各户人家也会在自家房里点上蜡烛,等待我们的“灯龙”去家里游灯,每进一家,主人家就会放一挂鞭子欢迎我们,还会拿出各类零食年货塞进我们的口袋,“灯龙”会把他家里的每个房间游遍,所到之处,如果发现哪个地方的蜡烛快燃尽了,我们也会帮主人家重新换上一根新的蜡烛,要保证全村里家家户户的灯火当天晚上不能熄灭,寓意来年家业兴旺、红红火火。
“大地春如海,男儿国是家,龙灯花鼓夜,仗剑走天涯。”这是旧时一位从长郡中学毕业的学生熊亨瀚在元宵节抒发的豪迈情怀,龙灯花鼓夜之后,便是男儿们走天涯的时候。现如今,人们早已过上了富足安康的生活,家人团聚,其乐融融,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些湘南少年在当年“游灯”的初衷吧。
一场热烈而短暂的觥筹交错过后,大家迅速回到各自的生活轨道,兀自旋转,没有等到“散灯节”,小城里的青壮年劳力们便匆匆离去,孩子们也陆续去大城市里上学了。渐渐平静了下来的小城,只留下几位老人在孤独地怅惘,而属于一座湘南小城的“一夜鱼龙舞”,我只能在记忆里打捞与回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