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里,每到端午时节,母亲总是特别忙碌。忙于生产队的田间劳作,忙于自家菜园的精心经营,忙于繁杂的家庭琐事。但无论有多忙,母亲对端午这个传统节日从不怠慢。当集市上陆续出现别样的翠绿时,她总是忙里偷闲,上集市购买粽叶、艾草、菖蒲,买回各种馅料,做好包粽子的准备。
包粽子的工序很精细,当然很麻烦。母亲在端午节来到的前两天,就用清水把粽叶洗得干干净净,同时,把糯米用清水浸泡,淘洗干净后沥干。开始包粽子的时候,母亲把早已准备好的食材放在院子里的大柳树下,还邀请左邻右舍的三姑六嫂一起包。大家各包各的,一来,图个气氛热闹,二来,各家的糯米有多有少,包粽子的速度也有快慢,还可以相互协作。母亲和左邻右舍的女人们动作娴熟,像玩魔术一样,谈笑风生中,一个个三角形的粽子相继“问世”,堆满盆子。
煮粽子也是很讲究的。母亲先在锅底铺上一层粽叶,然后把粽子摆进去,用适当的火候来煮。煮粽子是最费时间的,往往要花一个晚上的时间。在此期间,需要经常来回照看,既担心水煮干,又担心粽子没煮好。听母亲说,煮的时间越长,粽子才会熟得越好,吃起来口感会更好,但也不能熟过头。为了让全家人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母亲累得满头大汗,但她总是乐此不疲,毫无怨言。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普通的农村家庭里,平时没有什么好吃的,逢年过节就是最为开心的时刻。因为吃粽子也成了改善伙食的一种形式。在我心里,一直认为,粽子虽然是一种普通的食物,但它凝聚了母亲的心血和汗水,凝聚了浓浓的母爱,温暖了我很多童年的记忆。
母亲亲手包的粽子,馅料多样,有花生、红枣、豆沙、肉类、白糖等类型。无论哪一种味道,吃起来都是美滋滋的,让人口齿生津。因为那是母亲的味道,是留住乡愁的味道。
所谓“乡愁”,就是一个人思念人生的种种经历。这种思念,始终陪伴长大后的我们,无论走遍天涯海角,还是扎根故土,对儿时的点滴回忆,都是源于对生养自己的那片乡土的深深思念。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所描述的那样:我怀念的是那山,那水和那小时候舌尖上的美味。即使过去十年、二十年,那种回味也更加浓厚……
年年端午,今又端午。城镇的大街小巷,乡村的美丽院落都绽放着端午的味道。当我再一次回到老家的院子,看见那株写满岁月沧桑的古柳,依然枝繁叶茂。睹物思人,母亲在柳树底下包粽子,在灶屋里煮粽子的身影依然清晰如昨。那芳香的气息,恰似我童年缕缕纯洁的情愫,融入浓浓的粽香,悠悠飘荡在我永远记忆中的心扉。
记忆里,母亲那双包裹粽子的手,将细绳、粽叶、糯米,煮成了五月最和谐的音符。
在这温馨的五月,随手掬得一捧阳光,与我的心情一样荡漾。当我穿过岁月的枝摇叶蔓,守望尘世的繁华,守望亲情的牵挂,解读“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蕴涵时,我不禁泪流满面。
李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