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的名菜名点,只要你稍微留意,就会叫你屈指难数:杂烩头子、皮条鳝鱼、铁扒鸡,龙凤配、樱桃元子、油炸鸡、菊花财鱼、早堂面、米元子、“鸡腿子”、细豌子泡糯米、牛肉抠饺子、猪油饼、喜沙条……。
老沙市民间还流传着一些口头语,如:“喝伏汁酒找王癞子”“吃馄饨到美人馆”“吃酸辣面的去秦视兴……”等不一而足。
本文就作者的手头资料和本人亲历、亲见、亲闻所及,将沙市饮食行业的名菜、名点和较有影响的店名、人物记录如下。
余四方的“早堂面”与钱生利的“美人馆”
沙市的“早堂面”,是咸宁人余四方开创的。1830年(道光十年)余四方带着庚寅年的“虎气”,来沙谋生,经友人帮忙,在沙市刘大人巷口开了一个“又卖包子又卖面,什锦三鲜样样全”的“余四方面馆”(后来迁到闹市区的毛家巷)。开业初期,余四方虽有同乡捧场,但还是生意萧条,打不开场面。在这种情况下,余四方没有“打退堂鼓”,他总结出当时沙市一般市民“三多”(即起早床的多、爱吃“油大”的多,喜欢在外面“过早”的多)的特点,把卖面的开堂时间,提早到凌晨。每晚,上半夜起,就开始用鸡架、猪大骨、鳝鱼骨等熬汤(行话叫“冲汤”),把汤熬得乳白鲜美而不腻;汤在锅里熬,人就在锅旁赶制大、小码子。他选用鸡脯肉、瘦猪肉、酥鳝鱼作大码,醇香酥脆;用肥猪肉作小码(卤肥肉丁),油大码肥码子准备齐后,还自己扦面条。他的手艺很巧,扦出来的面条长而有劲,叠起窝来,排栉如梳;在品种上有“大连”“中连”“小连”“折半”等(“大、中、小连”“全都免肥小码”,“大连”码为净鸡脯肉,“小连”码为净瘦猪肉片,“中连”码为酥鳝、鸡肉、瘦猪肉,“折半”即为普通面,有瘦肉、酥鳝的大码,有肥肉丁熬卤的小码,其价目仅为“大连面”的一半,故名“折半”),花色多,价格也不高,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当年住在荆州城内的夔将军为吃“早堂面”(亦称“早汤面”),每天清晨特地骑马赶来沙市,这无形中又提高了余的声誉。日长月久,食客频增,余四方自然打了“启发”。“早堂面”经余四方开创定型之后,成了沙市的一项著名传统小吃,直到今天,沙市仍有吃“早堂面”的习惯。
无独有偶,在沙市开餐馆出名的,还有一位咸宁人钱生利。
钱生利于20世纪40年代从咸宁贺胜桥只身来沙谋生,在同乡帮助下,搞了一副包面(即馄饨)担子。他自己擀面、拌馅、冲汤、调味、包煮,每天穿街走巷,敲梯叫卖。食客们开始还不觉得他的包面有什么特别之处,后来在品尝比较下,发现他卖的包面,不但皮薄、馅多,而且外表油光水滑,特别爽口。这一点说来很有趣,钱生利的包面之所以“好”,其原因完全是出于偶然;有一次揉面时,由于水放得过多,面稀了不好擀皮,他顺手把一部分生粉当作面粉掺兑进去,谁知这样一来,效果大不一样,煮的面包变得又白又光,吃起来细嫩可口。从此他干脆改变过去全部用面粉做皮子的老办法,把皮子的配料定型为70%的面粉、30%的生粉,钱生利见自己的包面出了名,反而限量出售,适可而止。由于价廉物美、食客多、供应少,越发显得他的生意俏、名声大。每天晚上从9点到11点,他挑担敲梆,在九十铺内(今胜利街)从江渎观口往上走,进高家巷,穿黑水塘(今健康巷),走到“刘楷记”土膏店的后门(现粮食幼儿园附近),不出半里,包面售完,但他每晚不忘记给“刘楷记”留十二碗“宵夜”。
久而久之,“刘楷记”的老板,见钱生利为人诚实勤劳、会做生意,就帮他娶了妻房并资助了他一点本钱,让他夫妇在刘家场靠堤开了一个“包面馆”。由于他的“包面”出名,“酒好不怕巷子深”,尽管地段偏僻,却仍生意兴隆。后来迁到中山路邮局对面,挂出了“赛邮天”的招牌,生意越做越好。不久又搬迁到中山路邵家巷附近(现章华宾馆对面),改招牌为“万胜园”。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钱生利娶妻开馆,店内一直由他妻子坐台收款,这在上世纪40年代的沙市,的确算得上是一件新鲜事。少见自然多怪,新奇之中,人们干脆把“万胜园”喊作“美人馆”。“美人馆”叫开了,名噪一时,直到现在,沙市老人还是记忆犹新。
冯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