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人吃早饭叫“过早”。这个“过”字,说得云淡风轻,一带而过,却把武汉人过早的匆忙随性都带出来了。
武汉人过早,不等早点取齐就已开吃。蒸笼旁汤锅煎锅油锅边,有人站着等着,也有人同时拿着吃着。慌忙火急,也不怎么讲究吃相。有人“唏嗦唏嗦”“叭唧叭唧”,旁若无人。有人还会一只脚踏着板凳,踏出豪迈气概,三扒两下,就已落肚。碗还在桌上转圈,人已走去老远。
室外过早的比室内的要多。室内有座位,一些人也要把早点端到室外,吃出“野外作业”的风味。或站或坐或蹲,没有定式,怎么习惯怎么来。人行道上,马路边,公交车站,到处有人过早。边走边吃的,满大街都是。总有人竹签串着面窝或垫张纸抓着油条去赶轮渡、挤公交。过一个早,过完一条江。私家车里过早不用说,电瓶车自行车后座上总有人端着吃着。有的骑车人,一手扶着车把,一手抓着早点,风驰电掣,又“餐风沐雨”。恐怕只有武汉人过早,才能过出这样流动的风景。
武汉早餐摊
武汉的早点也很有特色。
面窝是武汉特有的小吃。其实面窝没有“面”,它是大米和黄豆磨成浆,调好味道,用一种中凸边凹的铁瓢炸制而成。看人炸面窝,是一种享受。厨师将米豆浆舀进铁瓢,往往会在中凸的部位轻刮一下,刮出那个“窝”来,像个“酒窝”。铁瓢下进沸腾的油锅,米豆浆在一阵嗞嗞声中如花绽放,随即脱瓢浮起。白色渐成淡黄,终至两面金黄。面窝的高颜值,扑鼻的香味,早把食欲激活。待到入口,香、酥、软、脆,滋味翻倍。我特别喜欢中间的焦脆部分,一咬一声脆响,香脆留在唇齿之间。
武汉的面窝
很多外地人都知道武汉的豆皮。1958年,毛泽东主席吃过老通城的豆皮后,连说好吃好吃。豆皮尤其是武通城的豆皮,从此声名远播。豆皮用绿豆和大米混合磨浆加入鸡蛋摊皮,垫上蒸好的糯米,加入馅料,如肉丁笋丁香菇之类,煎至金黄。豆皮脆而不焦、油而不腻,口感外酥里嫩。
武汉人爱吃的面窝、豆皮,炸煎费时,出锅慢。排队等面窝等豆皮,是对美食的执念,也是对耐心的考验。武汉人过早过得那么匆忙,主要因为性格,有时也是等久了为时间所迫。
在美食和时间之间找到平衡点的,是热干面。好吃,出锅也快。它是武汉人过早的首选。热干面是“有备而来”。先将碱面煮至七分熟,加入菜籽油润色提香,快速降温,放凉待用。食用时只需在滚水中烫热,沥干水分添入碗中。那勺芝麻酱淋在面上,留给你一个香气四溢的搅拌过程。很多小吃店都是佐料自取:姜末、葱花、油辣椒、胡椒、味精、酱油,还有酸豆角、辣萝卜等,单选,多选,全选,选不选,悉听尊便。
武汉的豆皮
一碗热干面,吃出“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热干面成为城市精神的象征,武汉的代名词。疫情期间,全国各地给武汉人支持鼓劲,就是喊“热干面加油!” 一些外地游客来武汉,就是冲热干面而来。
热干面要说渊源,是一个急出来的故事。
20世纪30年代,黄陂人蔡明伟在汉口长堤街卖汤面。他的汤面做得好,经常要排队等很长时间,有的等不及走掉了。那里连着各大码头,来吃面的,多是来去匆匆的商旅,忙上忙下的码头工人。临时下面出货慢,提前煮好,又天热容易馊。蔡明伟反复琢磨,终于找到两全其美的灵感。后来又妙手偶得,加入“灵魂伴侣”芝麻酱,热干面从此四处飘香。
武汉因水而兴。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汉口从汉阳析出。得汉水泊船之便,汉口日趋繁盛,带动武昌汉阳。武汉地处华中,九省通衢。明清以来,从四面八方而来的商贾,带来了当地的饮食习惯。武汉的早点,融汇了南北西东。
热干面花灯
面窝、油条、酥饺、豆皮、鸡冠饺、欢喜坨、糯米鸡、粑粑、包子、汤包、馒头、花卷、馄饨、热干面、牛肉面、炒粉、糊米酒、蛋酒、豆腐脑……武汉的早点品种多,很难遍举。米食,面食,干的,稀的,不管你来自南方还是北方,有什么嗜欲偏好,总有你喜欢的味道。武汉的早点,重香重咸重油,管饱,扛饿,不贵,有着鲜明的平民化或说市民化特色。和过早的方式一样,带着“码头文化”的基因。
武汉以早点小吃出名的街巷不少,以武昌户部巷人气最旺。它被誉为“汉味早点第一巷”。蔡林记的热干面,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汤包,谈炎记的水饺等特色小吃,在那里斗味争香。外地游客喜欢到户部巷去打卡,拍照,或是直播。自己饱了口福,再让人家去饱眼福。武汉本地人倒觉得去不去户部巷无所谓。因为,街头巷尾,到处是老字号、名小吃,一出门就能安慰自己的味蕾。
网上戏称“无过早,不武汉”。过早,的确是武汉人平实生活里的“高光时刻”。中餐晚餐以及生活的其他时段,都有些刻板。武汉,给了武汉人一个可以放松的早晨。热气腾腾的小吃店里早点摊边,以至街边路边,大快朵颐,又自由随意。美食与心情,都不负人间烟火。何况,烟火气里,还有武汉这座城市的性情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