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南三的喜事酒席上都会出现一道“捞到风生水起”的菜肴,简称“捞起”。你猜,此为何菜?原来此菜为晶莹剔透的凉拌海蜇,因本地人称海蜇为“捞”,故挖空心思创设了此喜庆菜名,寓财源广进之意。细想,厨师实在高明。
海蜇,亦叫水母,因南三话中把肥油软软的东西叫“捞捞”,所以直接把海蜇叫作“捞”。“浮沉如飞,为潮所拥行”,明人医学家、美食家李时珍用这句诗一般的话来描述海蜇,我小时一直莫名觉得海蜇是来自外星的会动的蘑菇。
南三海蜇因其优良品质而远近闻名。南三岛东临南海,鉴江出海口就在这片海域,咸淡水相汇,微生物丰富,故盛产肥美海鲜,优质海蜇自然也十分丰富,加上南三人传统独特的加工方式,让海蜇华丽转身,成为宴席上的珍品,引得外地客商纷纷前来采购。
南三“捞春”是在正月至立夏这一段时间,冬至过后会零星到达,这是海边人家“网捞”“拾捞”的最好时节。“捞春”时节,捕的“捞”就多了,堆叠如山。以前有供销社时代,南三大王庙前有收购海蜇和顶级海鲜的店,爷爷四兄弟便自备“捞船”和“捞网”捕捉海蜇营生。
“捞网”脱胎于大网,而长度较之大网短小,网眼很大,既可省力捕“捞”,亦可捉马友、新礼、白仓等大货。捕“捞”时,须一人在岸上执网尾长索,其他三人摇橹放网,即可把“捞”网住。那时沙头角潮退时海中会露出一浮沙(我们叫沙桥),沙桥与岸边会形成一口很宽很深的“挂塘儿”,牵“捞”网是在沙桥之外的大海,才好获大货。等网到一船“捞”,才棹船靠岸缷货,用牛车运回加工。
“拾捞”是到海边捡拾海蜇,有守海待“捞”的意味。“拾捞”须涨潮,海蜇随浪而近岸。“捞春”时节,村人掐准潮汐,赶牛车担疏筢,带一把“捞梳”、一把钝镰刀,各守一节海滩,静待潮涌“捞”起。看到“捞”至膝深,人便纵身入水捡拾。“捞”一般大如“疏筢”——径80厘米左右,亦有一种“瓜囊捞”径1米以上,重百余斤。大者须水中分割,钝刀割“捞”,如热刀割蜡,容易得很。分离篷盖和腕足,我们称“捞风车”,分割时须小心,“捞”的毒刺液可烫伤人体,轻则瘙痒不止,重则溃烂难消。把“捞”分批搬至岸边干沙处,用干沙揉搓掉烦人粘液(我们叫“捞潺”)。下捞梳将“捞”篷梳半深,利于沥干部分水分。先捡的放在岸边,用脚划一个圈圈住,自无人敢拿,这是海边人纯朴的诚信。潮水愈猛,收获愈丰,凑够一担或一车,便运回家加工。
新鲜的“捞”含水多,皮体较厚,还含有毒素,不宜食用,需经过食用盐加白矾盐渍3次(俗称三矾)以后方可食用。“捞”性味甘、咸、平,具有清热养阴、软坚消痰、消积破滞、补益强壮等功效。它含有类似于乙酰胆碱的物质,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本地一种红色海蜇,我们叫“火捞”,相对较小,据说对胃病、胃溃疡有奇效,可惜平常难以寻到。
“捞”的吃法很多,各个部位有不同吃法。“捞”分“捞”头和“捞”皮两部分。“捞”头是“捞”的精品,营养价值高不说,肉更厚实,适合凉拌,吃起来口感十分爽脆。加上腕足下部有珊瑚枝状的东西,末端有一颗颗紫色的椭圆结珠,摆盘像花瓣煞是好看。“捞”皮平整宽大坚韧,切块切丝皆可,适合爆炒、凉拌。家常菜有“捞炒韭菜”“捞炒豆芽”。爆炒“捞”的至高境界是吃完盘里没水,需要师傅飞水功夫和对爆炒火候的掌控。
其实“捞”最珍贵好吃的地方是“捞”里子,是“捞”皮与腕足连接的四个部位处的白皮筋膜,皱皱的,色白、微黄。在“捞”的各个部位中,“捞”里子的价格是最高的,因为平均400斤鲜“捞”才能加工出1斤“捞”里子。而要获得“捞”里子,必须在捕获后尽快分割完成,否则随着“捞”死亡,“捞”里子也会很快变质,无法食用。煮熟的“捞”里子看上去黄黄的、皱皱的、薄薄的,像头锅出的豆腐皮,吃起来像新鲜的猪肚。
我最喜欢的做法是“白灼捞”,选一块上等的“三矾捞”,拿出来是有弹性的。切成寻常块状,浸泡半天以上(用嘴尝一下,必须全无盐味)。至水大开,少量多次投入“捞”皮进行“飞水”,每次不用等水再开,十数秒即可,如果是优质“捞”皮,会在锅中舒展绽开。飞水后可以直接上桌,生抽一碟滴几点香油,直接蘸着吃,满满的海洋味道,真有“捞味”!我自创了一个白灼“捞”菜式,美其名曰“五湖四海”,其实就是白灼“捞”一碟,四周摆上四种蘸料:酸的柠檬汁、甜的白糖、苦的苦瓜汁、辣的老干妈。吃的时候可以按自己口味选择,寓意吃得酸甜苦辣为人上人,五湖四海皆兄弟。父亲腌制的“捞”绝对顶级,很多吃过的老友年年念叨:哥儿,几时去你家吃“捞”,香过猪肚,可惜十多年前就吃不上了。
一碟海蜇丝,一杯散鬼酒,酸甜苦辣咸,最抚凡人心。而“捞到风生水起”已成了宴席上的喜庆佳肴。南三这片海域,千百年来也让许多采海人用勤劳和智慧“捞到风生水起”。
何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