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要到了,在沅澧大地上,人们除了划龙舟竞渡与吃粽子等纪念屈原活动外,还要悬挂艾叶、菖蒲与紫苏等芳香草类植物于门旁,或燃烧艾叶、苍术以驱蚊杀虫,其实这些都源于古代盛行于常德沅澧流域的芷兰香草文化。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在《九歌·湘夫人》诗句中,用沅澧两岸的香草,来比喻人的品德高洁,透发岀诗人忠贞爱国的高尚情操,诗歌语言具有浓厚醇香的地方特色,已成为常德地区人民2000多年来争相传诵的绝唱。
芷与兰这两种植物,在沅澧大地上广泛分布,或野生或人工栽培。芷,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夏天开白色小花,根可入药,即现代的中药白芷,有芳香辟秽、驱风止痛的功效。兰,俗称兰花,常绿草本植物,春季开花,气味清香幽远,令人愉悦,素来有“香祖”之称。现代称之为兰花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草兰、建兰、墨兰、蕙兰等,是人们最喜爱的观赏植物之一,大多都有栽培。许多学者如李时珍认为“近世所谓兰花,非古之兰草”,而兰属植物的常用中药泽兰与佩兰,才是屈原所指的兰。
芷兰香草自古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古时包括士大夫在内,人们都喜爱佩戴散发着香气的兰草或佩戴装有芳香植物粉末的香囊,或将佩兰配艾叶煎水洗浴,以芳香辟秽、解毒止痒。这些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现代的各种香囊、香水,以至花露水、风油精等,无不都是佩戴香草习俗的延伸、进步与发展。还有,人们在为女孩出生后取名时,大多喜欢用“芷、兰”或“蕙”等,以赋予芬芳美貌、品行高洁的美好愿望。为此,文人墨客也争相吟咏歌颂兰花的美丽沁香,品质芳洁,如《咏幽兰》:“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又如:“手培兰蕊两三栽,日暖风和次第开;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陈毅元帅更是对兰花赞美有加:“幽兰在山谷,本自无人识。只为馨香重,求者遍山隅”。
沅澧二水,是常德人的母亲河,它们从大山之中奔腾而出,滋养着两岸草木的芬芳,培育着两岸人民刚正高洁的品质。自古以来,先民们就在芷兰飘香的沅澧流域,创造了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芷兰香草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它影响深远,早已走出沅澧地域,与湘楚文化对接,与中华文明高度融合。
在沅澧大地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人才辈出,其代表人物屈原在这里长期行吟,还有他的学生宋玉以及春申君黄歇等,近代则有蒋翊武、宋教仁、林伯渠、王尔琢、黄爱、帅孟奇、翦伯赞、颜昌颐以及丁玲、赵必振等一大批革命志士和学者,他们身上表现出了芷兰香草的高洁品质。
当今,芷兰香草文化已溶于沅澧人民的血液之中,已渗透到日常生活方方面面,这块神奇的土地将永远流香,千古芬芳。为了激励人们文明奋进,常德地区也有一些地方街道单位与学校取名“芷”、“兰”或“芷兰”。如澧水在澧县城东南一段,就叫兰江。这个名字,显然与澧水两岸生长的兰有关,且让这条河流具有了传统文化的美誉。又如常德城东的原芷园宾馆,以芷为名,多年来,这家宾馆接待了大量宾客和各种重要会议,传播了常德芷兰香草文化。常德芷兰实验学校也在芷兰命名的清香中得到长足的发展,为国家和地方培育了许多优秀学子和人才。常德武陵区有“芷兰街道”,有“芷兰居”小区,这些透发着幽香的名称,让常德人民享受着富裕、文明、健康、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