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五一”国际劳动节,我都要回乡下帮父母干农活。种植花生、插番薯秧、灌溉小麦……这个时候父母会非常的忙碌。
去年“五一”,脚刚踏进家门,父亲就对我说:“走,跟着爹种花生去!”父亲扛着锄头走在前,我紧跟其后。在我印象里,父亲的形象是高大挺拔、雄壮伟岸的。可眼前的父亲,脊背弯了,头发白了,步履蹒跚,就如同日渐饱满的麦穗,被岁月压弯了腰。
父亲年轻时帮人盖房子,不慎从高空跌落,摔伤了腿脚。因为腿脚不便,他无法做重体力活,只能靠种地来养家糊口。为了多赚钱,父亲不仅承包了村里十几亩的地,农闲时还会到山上开垦荒地。这些年,父亲早出晚归,一年四季忙忙碌碌,硬是靠种地,供我读书上学,支撑起整个家庭。我参加工作后,他还拿出全部家底,资助我在城里买了房子。真不知道,这些年,他流过多少汗,吃过多少苦。
父亲是种地的行家里手,每年他都能抢抓时令季节,科学种田。父亲种地的经验,大部分是从报纸和收音机里学来的。他自费订阅了《中国农业科学》《中国农业文摘》等书籍,努力从书中学习农业知识。每天中午,家里那台收音机会准时响起,《农村天地》是父亲最爱听的广播节目,每次都听得特别认真,有时还会拿出笔来做记录。或许父亲是受报刊和电台宣讲知识的启发,他种出的庄稼每年都是增产增收。
这几年,我们日子好过了,就劝父亲来城里安度晚年,可父亲却说:“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跟土地有感情了,到了城里,啥也不干,那才遭罪呢!”每次任我费半天口舌,也动摇不了父亲的决定,只好任由他继续种那几亩薄田。
来到田地,我们开始种花生。年迈的父亲甩开膀子,挥动锄头,翻开了带着春天气息的泥土。五月的天,本来不算热,可不一会儿,汗水已经湿透了父亲的衣衫,他手中的锄头好像越来越重,他的腰弯得越来越低,呼吸越来越急促……父亲老了,老得让人猝不及防。
如今,“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城里人正为这短暂的几天假期欣喜若狂,忙着旅游、购物和消遣,而父亲依然坚持劳作。在乡下,像父亲这样的人有很多。一年四季,他们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对于辛勤劳动了一辈子的人来说,他们却不在乎节日休息,而是过好每一天,每一天都是劳动节。
作者:许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