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桥水镇,心仪已久。两年前,于朋友的视频里,初识其颜,大为惊艳。流水小桥,黛瓦白墙,如唐风宋雨里走来的娟娟仕女,不闻环佩响,但见容色清,更兼韵态幽。自此,牵起她素白的裙裾,轻抚那温婉的眉眼,便成了挥之不去的念想。
而当我终于站在了犁桥的夜空下,见到的却并非清泠白月光,而是热辣红玫瑰。
从铜陵市区到水镇原不过半小时车程,结果在拐进犁桥的那条道上就开始堵车,用了近两小时才到。一进水镇大门,缤纷满目,欢声如潮。迎面方塘如镜,灯笼环绕,上下呼应,红光莹然。水塘两侧,一色的灯火映白墙,墙顶一色的“马头”高耸,徽风皖韵,古意浓浓。水塘后面那方白墙,则充当了宽大的幕布,随着光线的变幻,忽而鱼龙潜跃,忽而礼花绽放,忽而又将人带入《清明上河图》的风俗画境……绚烂的光影扮靓了犁桥的夜色,将假日的气氛烘托得热烈欢快。
犁桥的夜,金碧辉煌。灯带莹莹烁烁闪耀于屋顶、河岸,大红灯笼挂出了满街的温柔,流动的花灯是跳荡不息的音符,古戏台上彩灯齐射、锣鼓喧天,处处流光溢彩,时时语笑喧阗。而当焰火飞升,夜空霎时华光四射,绚美至极。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打铁花表演。只见水塘边正熊熊燃烧的铁水炉旁,围着三个壮汉,手拿铁钳的师傅将大铁锅固定住,另一位师傅伸勺舀得大团铁水后,将其高高抛向空中。与此同时,那负责打铁花的师傅紧握长木板,双手齐挥,对着“抛物线”的方向用力抡出。当木板与铁水在空中相遇,“啪”一声巨响,银珠四散,金花飞溅,自上而下,渐次盛放。一波未落,“啪”声再起,新一波铁花升上天幕,疾速怒放后,又如瀑而下。循环往复,此起彼落,明明灭灭。兼看水中倒影,更为奇幻:两蓬花束,深情遥看,彼此奔赴,刚至水面相拥消融,水底、空中倏地又冒出了崭新的花束,新一轮绚烂热烈启程……
离开喧闹的表演场地,于街巷河岸随意走走,亦有别样清欢。“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和睦巷口的木牌上,书写着质朴的温馨与不老的浪漫,浓郁的现代风情扑面而来。“童年小卖部”里,“妈妈的零食”五个红色大字反复滚动闪现,配着复古的木门和雕花的窗棂,营造出浓浓的怀旧氛围。状元楼的别致古雅让我停下了脚步。门外街市熙攘,人声鼎沸,藤蔓缠绕的圆门里,庭院精致,别有洞天。恍若打开了时光的锁,穿越至红楼别院。逛累了,坐一坐,看回廊曲曲、翘角飞檐。看似相同的房屋,装载的却是不同的故事,时间的秘密与空间的流转齐聚心头……
立于桥上远眺,静水悠悠,两岸华屋明堂,前方万丰塔高高耸立,通体莹亮;水下水上,虚实相映,如梦似幻。一时间,仿佛置身仙宫玉阙。而身边一浪高过一浪的惊叹欢呼告诉我,这是名副其实的盛世欢歌。
犁桥水镇位于铜陵市义安区,因水陆交通之便利,明清时这里曾是百业兴盛的商贸集镇。现在的犁桥,本着“修旧如旧”的理念,集旅游休闲、民俗文化、非遗文化于一体,既是婉约柔丽的江南水乡,亦有深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于此逛幽巷、闲倚栏、赏戏曲、品清茗,尘世喧嚣尽可抛,目明心安意态舒。眼前,游人熙攘有力地证明了水镇开发的成功,也折射出当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追慕之情。这或许能给现在诸多古镇的复建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吧!
那夜在犁桥,我邂逅了一场意料之外的盛大欢聚。有时,就需要一场热闹,来抵消岁月流逝的惆怅。
离开水镇时,有暗香幽幽。循香而望,屋边高树上,蜡梅正盛放。灯光映照下,朵朵鹅黄钻石般莹亮。细细的梅枝在白墙上作画,风过枝摇,繁花满墙。
查晶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