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春分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古称“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春分之特别,在于一个分字,它平分了昼夜,平分了寒暑,平分了春天。在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0度,直射地球赤道,昼夜各为12小时;春天至此,也一分为二,走到了中点,天气不冷不热,一切都刚刚好。桃花红了,杏花白了,杨柳青了,春和景明的一切,都能撼动我们的心。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春分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一候玄鸟至,生命初生的灵韵。玄鸟,燕也,高诱曰:“燕春分而来,秋分而去也。”燕子归来兮,春暖百花开,春风绿两岸。春分最具灵性的美,是千色万彩在此时终于迎来盛开的时节。曾经在冬日寒冷中蛰伏的土地,走过立春,走过雨水,走过惊蛰,完全苏醒过来。春风千里,吹开百花,暖意融融,既自外而内熏染着人们的心灵,又由心而发,欢快的灵魂在满园春色里自由徜徉。
“草长莺飞春分至,闲趁东风放纸鸢。”在春分时节,去放一次风筝吧。待一阵好风起,随着“飒飒”作响,我们送予天空的不只是一份童心的快乐,还有对逐风翱翔的遐想,对天空之境纯净、辽阔、自由的向往。风筝在天上飞,我们在春草青青的绿野上奔跑,看到的是杨柳拂堤的娇嫩,闻到的是春水渐涨的新鲜,触碰到的是春风绕指的温存。但愿每一个走在春天里的人,奔走但不忙,心有所牵,心亦自由。
二候雷乃发声,阳气升腾有大美。春分之雷是万物复苏的欢欣,当春天走到这时节,每一天的春暖都在增加,每一分春暖都在催发绿树遍野,百花争胜。
踏春赏花古来有之。古人对此的喜爱,孟浩然有非常生动的描绘:“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白居易更是直白:“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时至今日,踏春赏花依然表达着人们对春天的喜爱。市区金园路旁盛开着一片美丽的紫荆林,这是春天里的网红打卡点;在金鸡岭风铃谷,烂漫的黄风铃吸引着大批赏花客;而鸳鸯湖大坝一隅的巾帼林,也见黄花风铃艳。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让人忘了忧思,只留下惬意。
“含蕊红三叶,临风艳一城。”唐代诗人张若虚如此赞美三角梅。春天里的鼍城也正是如此。漫步在古朴的西濑老街,行走在多情的鸳鸯湖公园,穿梭在市井小巷,处处可见以俏争春的三角梅。
走过南恩路,穿过漠阳桥,便来到了阳江版“秦淮河”的西濑。临水而立的老房子,随风飘摇的红灯笼,趣味复古的墙绘,文艺范扑面而来,而美丽的三角梅也正在热情欢歌。在沿湖路与东风三路转角处,这里的三角梅向路人微笑致意,转角不一定遇到爱,但在这里,能保证你与春天撞了个满怀。
海子说:“三月,是等一树花开,等一人归来。”忽有故人心上过,花开时节又逢君。愿与故人相逢在这美好时分,于诗情画意中倾诉衷肠,执手相看间慨叹韶华易逝,岁月倥偬。春风和煦的漠阳大地,春的浪漫,是朵朵白云,是青青田野,是绿水青山,是嫣红花海......在这个春天,赴一场烂漫的花宴,在花花世界里感受诗意阳江。
三候始电,春雨潇潇,花雨幽芳处,有甜蜜的春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如是说:“电,阳光也,四阳盛长,值气泄时而光生焉。”一阵春雷一阵雨,春雨飞处春花落。纤纤春风过点点花瓣化成雨。宋代志南的《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正是这样的情景。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乃是春分之绝唱,由不得春愁不生。徐铉有诗曰:“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李白《月下独酌》道:“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此时的落花非凋零之落,还带着新生的娇嫩,一朵花落了,枝头更有百朵千朵在争相开放。这样的春愁,就像那飘落的花瓣,带着甜蜜的芬芳在春风中尽情飘舞,成为春天里当仁不让的主角,占尽春色。
一场春雨一场暖,春雨过后耕田忙。春管、春耕、春种即将进入繁忙阶段。在故乡,立春时老乡就开始浸种催芽,把谷种泡在水里,然后捞出。次后是播种、育秧、办田、抛秧,都要赶在春分与清明之间完成。过去还没有育秧盘的时候,老乡要弯着腰,把秧苗一棵棵插进田里,待到日落时分,腰杆都快直不起来了。现在我们已是农机生产大国,早已普及了农业机械化。
昔日岭南,还有“春分吃春菜”之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苋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春汤”。所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在这天,故乡的妈妈会到山上采集一些草叶,做成粉末与米粉和在一起做汤面吃,相传可以清热解毒。
春分,春天的方程。一半春色入心,一半春色予您,愿所有美好都如期而至。
林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