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在乡下老家,没少跟竹子打交道。
刺竹做竹筏,也可做扁担,还可以做量米的量筒。小楠竹,质地坚硬,且韧性好,常用来制作筷子和烧柴助风力的人工吹风筒。山中的薄竹宜制作簸箕等临时的农具,但是不耐用,类似于现在的一次性碗。金竹多用来制作钓鱼竿,弹性韧性均好。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竹子,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各有功用,唯一相同的用处是——竹笋均可食用!竹笋炒腊肉、五花肉,或是干笋炖大鹅,都是乡间永不落幕的美食传奇。金竹的竹笋是最佳的,外壳粉红,无刺毛,老的笋节子可制作一种叫肠饼的美食,就是将糯米灌进去,密封好,煮熟,香味独特,味道甜美!金竹的笋壳用来包粽子,也是人间美味。
昨天,午间阳光甚好,守着锅里炖的牛腩,坐在南廊边读一篇当代小说,廊外小山上三五只不同品种的鸟飞飞落落,从刚刚冒出新芽的朴树上,忽然俯冲进浓密深秀的高山榕间,又蹦出来往停车场边的桂花树、秋枫树上奔去,来来往往,欢快鸣啼,似乎在庆祝某个节日。尤其是一只硕大的鸟,有点像喜鹊,却没有喜鹊的长尾巴,叫声颇富亲和力,有种温暖敞亮的格调,令人倾心。由于它体型大且有体重,每落到一根树枝上,树枝摇晃的幅度非常大,似有大风猛然掠过一般,看上去整座小山都在呼啦啦摇晃起来,大地也跟着摇摇晃晃,看得惊心。山边,是去年跟羊狼师弟去六妹村捡拾山石时,顺带拔到的一株小竹子,种了大半年,却依然像个侏儒一样矮小孱弱。因为矮小,在鸟雀们眼里是可以忽略不计了,飞落的鸟儿从来不曾光顾侏儒般的竹子。忽然想起,要不在山边种几株金竹吧!联系正在乡下值班的梁乐师弟,看看他那里有没有。他第一次发来的竹子,好像是贵妃竹,我回复道,不要园林绿化的那些竹子,要的是野生的金竹,可做钓鱼竿的那种。不愧是深入基层的干部,一点就通,第二次发来的图,果然是金竹!于是他挥舞锄头,挖出数株品质不俗的金竹,当晚送达。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种竹子。先是在城东老屋天井种了一株,挖坎,种上,培土,踩压,浇水,十分钟搞定。再驱车到怀远古镇“从前慢”书屋,种了三丛,嫌踩压费劲且弄脏鞋子,改用鹅卵石捶打,使泥土与竹子根部紧贴。东边两丛,其中一丛是将长不高的火棘挖出盆栽,腾挪位子给金竹;西北边一丛,与香水柠檬共享一个坎。还剩两株,带回小区里种,南廊小山边一株,北廊花圃天竺葵下一株。前后两个多小时,金竹种好了,开始在心里想象它们茂盛的样子,到那个时候,金竹上有鸟雀掠过,有蜂飞蝶舞,风吹来沙沙作响,竹香弥漫,坐在边上,一本书,一盏茶,享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前两年也在“从前慢”书屋种过两次竹子,一次是黎女士派人挖来的几株,细细的竹子,不知道啥品种,反正不是金竹,长得不高不矮,倒是生机勃勃;另一次是好友郑云在武阳江畔挖到的金竹两丛,去年出了新笋,如今已经在院里亭亭玉立,但是与我小时候看到的金竹有出入,关键是它的笋壳竟然是青色的,不是我所看到的粉色外壳,总是与我记忆中的金竹不大一致,所以总在纠结着。这次梁乐师弟所赠送的,希望能达成我的心愿。
竹子也最宜入画。我曾看过不少关于竹子的画,比如柳子谷的、吴湖帆的、郑板桥的、董寿平的、黄幻吾的、启功的等等。他们的竹子作品都清新脱俗,令人击赏,但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郑板桥画的竹子。有一年,在上海博物馆有幸看到他的《竹石图》真迹,十分震撼。郑板桥的《竹石图》构思精巧,画得非常传神!比如竹子瘦硬劲健挺拔,精神抖擞,有种不屈服于残酷现实的品格;图中的峰石有直插云霄的气概,淡墨之法与竹叶浓淡相映成趣;题款的书法以隶书参入行楷的“六分半书”颇有情趣,值得细细玩味。《竹石图》题款云:“胸中墨汁三千斛,腕底清毫十万茎。喷洒却于何处用,石先生与竹先生。如老年兄政,板桥老人郑燮。”那次在《竹石图》真迹前,隔着玻璃凝视了很久,感觉有风萧萧穿过竹叶间,竹影摇曳,竹叶的香气飘飘,令我醉心其间!不禁又想起郑板桥的另一幅画的题款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他给山东潍坊知县画的《风竹图》上的题诗,既是包含两人之间的相与为善之意,体现清雅超拔的情怀,又是勉励友人为官要对民众疾苦有着忧虑关切之情。
多年前,曾在琉璃厂古籍书店获得一本何绍基的《种竹日记》墨迹影印本,甚是喜欢。《种竹日记》书法和文章俱佳,国内多位评论家给出很高的评价:一是书法艺术价值高,一是研究何绍基,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价值不容忽视。他们统统忽略了《种竹日记》的文学价值,文字之美,内心之痛,也是该书难得的价值。起初拿到书,还以为何绍基写关于种竹子的事。其实不然,《种竹日记》记录了何绍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访友雅聚、观花赏月、吟诗作画、临池作书以及家事变故等等,文字简洁,信息量大,饶有韵味。其风格与山谷老人在生命最后一年所作的《宜州乙酉家乘》颇神似。
近年对这类日记体的文章十分钟爱。比如黄庭坚的《宜州乙酉家乘》、李日华的《味水轩日记》、叶绍袁的《甲行日注》、梭罗的《瓦尔登湖》、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陈冠学的《田园之秋》、刘庆邦的《陪护母亲的日记》等等,看得人思绪渺远,或掩卷沉思、或捧腹大笑、或痛彻心扉、或潸然泪下。去年写的一本书,也是用日记体,记录我在古镇读书、临池、种竹养花、喂鱼、游荡的所见所闻,以及一些思考,试图把古镇不为人所知的内在气息真实地呈现出来。不久书出版了,不知道是否做到了,由有着雪亮眼睛的读者去评判吧!
1073年,苏轼任杭州通判时作的《于潜僧绿筠轩》:“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东坡先生真乃高士也!我种竹,只图好玩而已,远没有东坡如此高的境界。
卢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