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打卡的地方特别多,我最感兴趣的还是老家鸭子铺。
浏阳河也爱热闹,一个劲跑到了长沙城兴汉门前才肯回头,然后与下游的马栏山擦肩而过,心满意足地流进了湘江。我小时候家就住在这个U字形河湾里,那时是地地道道的乡村。传说古时候有人在地下埋了一对金鸭婆,一公一母,大小一样,于是这里就有了鸭子铺的大名。虽然京广铁路把河咀切去了一截,那边划进了烈士公园,但是这边还是我的老家。
垸子非常袖珍,东冲西三里路,南到北一里半。中间有一条一丈宽的土路从白马铺过来,通到最头河咀的渡口,是东乡人进城的必经之道。垸子里住了百多户菜农,盘种几百亩田土,有取土挑堤留下的二十几口水塘,还有四处零零散散的树木。农民平日拖着板车坐船过河,从城里运来肥料浇菜,又用箩筐把四季蔬菜送到城里。因为地势很低,大家最怕夏季发洪水。我十来岁那年,北堤管涌溃垸,田土房子树木全部被淹没。我们细伢子异想天开,说要请神仙把东边的马栏山搬过来,填平整个垸子就好。只要像对岸那样不遭水灾,哪怕永远挖不到金鸭婆,也值得。
一年年过去,外边一年年变样。最明显的是建起了崭新的房子,一片连一片,都比我们的大堤高很多。二环线高架桥也从鸭子铺穿过,可惜悬在头顶,乡亲们只有仰望的羡慕。时不时出现各种各样的公司企业,剪彩时的鞭炮声飘到垸子里,大家听得心里发痒。那时候,不知是谁出的好主意,家家户户在菜土上盖起了仓库,租给河那边的老板囤积物资,搞几个生活费。那些石棉瓦屋顶挤挤密密,像鱼鳞一样覆盖,“城中村”显得格外杂乱和无奈。这里还是犟不过水灾,又一年溃垸,所有仓库被冲得七零八落,货物抢搬到堤上,有的烂了,有的臭了。堆积如山,我们的鸭子铺呀,不晓得哪天才能变成真正的金鸭婆。
就这几年,各种轰轰烈烈的大动作来了,拆除了不堪入目的旧房屋,安置了苦苦营生的群众,加高加宽了半环形大堤。于是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中国V谷顺应而生,鸭子铺也就顺理成章成为主要组团,寸丸之地变成寸金之地。
站在马栏山路与芒果路的交会处,仔细打量,大堤不再单瘦孱弱,宽厚高亢而坚固。外面用清一色的六边形水泥板护坡,堤坡上开辟了木板游览小道,人们在牢固的原木护栏里散步,眺望碧水清波,非常惬意。里面有新修的大道,宽阔的柏油路,全部四车道,驱车只要二十分钟,便可绕鸭子铺一周。沿途有很多草地花圃,中间装饰了雕塑或者标语牌,让人忍不住停步细看。这大堤以前是防汛抗洪的前沿,人们踩在酥软的堤面上不免惊慌,而今日成了安全平和的风光带,我马上有了“心宽一寸,路宽一丈”的感叹。
我寻觅的老家,应该离二环线大桥只有咫尺之遥。几道引桥舒展优美的弧线,像章鱼的触手那样紧紧依附着大地。向东延伸的主道鸭子铺路平平展展,斑马线、减速带,电子监控红绿灯,全线都是现代化交通设施。老家当是处在第一个十字路口,过去门前有一棵老柚子树,亭亭华盖高出堤面。如今已不见它的影踪,苗木公司栽的很多观赏树木,拂动绿色的清爽。我回味那时吃柚子的甜蜜,觉得温馨在延续,欣慰有了重生。
最西头的河嘴,过去是泥沙外滩,几蓬衰草,几堆渣屑。一到汛期,它就被淹没。现在是颇有名气的鸭嘴公园,绿草起伏,红花摇曳,大树簇拥,波光辉映。南风温柔地吹过来,阳光轻盈地抚摸着,我在曲径上转来转去,一时间里竟然走不出乡愁,像当年放牛时那样斜躺在草地上,看着河水无声地流淌,看着京广线的列车呼啸而过,看着烈士公园的烈士塔阳光熠熠,心里涌动无限的感慨。百年积累,瞬间巨变,一个菜园子就这样华丽转身,变成了中外有名的高端产业领地,正是时代的造化。
金鸭婆终于挖出来了,在每个鸭子铺人心里金光灿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