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贴对联,包饺子,放鞭炮,穿新衣,戴新帽,欢欢喜喜过大年。”年,在腊八拉开帷幕,在一首首童谣中热闹闹地过。
“二十三,祭灶王,要吃糖瓜麦芽糖,吃了糖瓜嘴儿甜,吉祥话儿说不完。”腊月二十三是农历小年。据说,灶王爷要在这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善恶,人们就拿甜食供奉灶王爷,让他“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母亲在灶王爷供像前摆上几个柿饼,嘴里还念叨着什么,我也听不明白,注意力都集中在柿饼上。母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告诫我:“千万别偷吃,否则,灶王爷就不会帮你说好话了。”母亲一番说道,吓得我忍了好几天口水。
腊月二十八这天,家家户户都要贴窗花。在乡下,窗花关乎庄户人的脸面,如果自家的窗花被他人赞赏,主人家会乐上一整天。孩童们喜欢这些红红绿绿的窗花,一边欣赏,一边唱:“贴个猫,贴个狗,贴个老猴抽烟斗,贴个没牙佬满窗走。”歌谣唱得响亮,主人家就会大大方方地掏出糖来,一把把地往孩童们的口袋里塞。
“红红的对联门上挂,大红的福字墙上贴,红红的鞭炮震天响,大红的灯笼高高挂。”年三十早上,大红的对联贴上墙,红红的灯笼挂上檐,整个屋子就亮堂起来。闲下来的庄户人,捧了一杯热茶,挨家挨户地欣赏对联,还不时做出评判:这副对仗工整,这副寓意贴切,那福字写得棒。
年三十下午,是吃团年饭的时间,村头村尾响起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整个村子都笼罩在烟气里,喧闹中透露着祥和与欢快。“团团坐,又吃菜,又喝汤,年夜饭,香喷喷。”忙碌了一整年,总算可以安安稳稳地吃上一顿团圆饭。
孩童们最喜欢的就是大年初一,因为这天可以收到好多压岁钱。“大年初一就是好,老老少少起得早,穿新衣,戴新帽,烘年火,放鞭炮。烤罢年火往家跑,拜罢年来兴致高。”给父母拜年,给邻近的长辈拜年,总能收到数额不等的压岁钱。
进入正月,热热闹闹的年才算真正开始。“新年到,放鞭炮,噼噼啪啪真热闹;耍龙灯,踩高跷……”大年初二开始,各种乡村艺人队伍陆续走进村子,有舞狮子的,有踩高跷的,有扭秧歌的,或两人一班,或三五成队。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家,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小外孙也要去。”乡村正月,唱大戏是最能聚拢人气的活动。不仅本村的村民全员参与,还邀请邻近的亲友、已出嫁的姑娘、亲家等前来观看。戏班子是临时组建的,唱戏的是邻近村子里的资深票友,他们忙时是下地的庄户人,闲时是台上的武生、小丑。这些整天和泥巴打交道的庄稼人,一旦上了戏台,唱念做打,照样演得有板有眼,唱腔一开,水袖如云,往往能赢得台下阵阵喝彩。
元宵节把年的气氛推至高潮。“正月十五过元宵,大街小巷真热闹,妹妹在赏灯,哥哥来猜谜,大家一路笑嘻嘻。”元宵节这天,大伙儿都穿得整整齐齐的,相约去街市看灯:兔子灯、龙灯、花篮灯,与街市的霓虹灯交相辉映。孩童们提着漂亮的花灯,在人群里钻来钻去、相互打闹嬉笑。年长一些的忙着猜灯谜,看别人猜出谜底,摘下一盏花灯走了,就拍拍自己的后脑勺,跺跺脚,懊悔不已。年轻的哥儿,心思自然不在花灯上,眼睛往姐儿脸上瞧,一旦有合眼缘的,主动上去搭讪,一不小心就结成了一对儿。一场灯会下来,结对的人多了,灯会就成了相亲大会。
“新年好,真热闹,穿新衣,戴新帽……”童谣代代唱,日子年年红。一首首童谣,唱出了喜庆,唱出了美好,也唱出了欢欣和希望。
王同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