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来说,关于年味的记忆,最难忘的莫过于年粽的味道,一年盼到头才能吃上一回,所以显得尤其珍贵。年粽,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种传承和情感的寄托。
记得儿时,每逢腊八一过,爷爷便会拿出他手写的电话簿,对着上面的电话一一拨过去,询问电话那头的儿子儿媳们什么时候回家过年。得知所有人的归家日期后,他便开始和奶奶商量包年粽的日子,为的就是让外出工作的孩子们一回到家就能吃上一口热气腾腾的年粽。
家乡的年粽与精致可爱的饺子不同,体型大得多,形状特别。奶奶会在包年粽的前一天晚上将粽叶用开水浸泡,将其洗干净备用。作为年粽的主要食材,糯米也要提前泡好,糯米在吸收足够的水分后会变得更加软糯,五花肉也必不可少。包年粽前几天,爷爷就已经和猪肉铺子的老板说好,让他留一大块半肥瘦的五花肉。爷爷买回的肉一到家,奶奶就会将其切成长方形肉条,再配上香料腌上两个小时。
包年粽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奶奶说,包年粽就像盖房子。包一个粽子至少要三四张粽叶,而粽叶就是房子的外墙,交叉重叠摆好确保四处不漏米,用瓷碗舀一碗糯米放到粽叶上摊开,中间再放一层花生和五花肉,中间的馅料就是房子的“核心”,然后盖上一层薄薄的糯米,接着便要用粽叶包裹住所有的食材,再用长藤将整个粽子绕圈捆绑结实,包扎成一根圆圆的棍子形状,一个年粽就包好了。那时人多,奶奶浸了好多糯米,要包好所有的年粽,往往需要大半天时间,总要等到夜幕降临的时候才能下锅开煮。
煮年粽,不仅是一种烹饪,更是一种智慧。因为家乡的年粽体积较大,需要用柴火煮上五六个小时才能出锅,中间还要经常翻动,才能确保每个年粽都被煮熟。每逢这时,家里的大铁锅就派上了用场。水一开,奶奶就往锅里放年粽,几十个年粽热热闹闹地挤在大锅里,多么像过年团聚的欢乐时刻。
年粽下锅没多久,粽叶的香味便在厨房慢慢弥漫开来,混合着糯米的鲜香和浓浓的肉香,一阵由远及近的粽香带来了久违的年味,让人越发期待新年的到来。在煮年粽这件事上,奶奶总是特别有耐心,一整晚都守在火灶前,添柴火,翻年粽。许多年过去了,我始终记得那些陪伴奶奶煮年粽的时光,在明亮温暖的柴火中期待年粽快点煮熟,期待远方的亲人早日回家过年。
终于盼到亲人归家的那天,爸妈和叔婶们到家的第一句话都是问家里包年粽了吗。接着奶奶便会笑着从厨房拿出热乎乎的年粽,大家放好行李就抢着吃年粽,每个人的嘴里都说好吃,还是熟悉的味道。看着这一幕的爷爷奶奶脸上早已笑开了花。在我看来,幸福的家庭就像年粽一样,像糯米与粽叶一样相互包容、紧紧依靠,携手面对生活的悲欢喜乐。
又是一年粽飘香。这大概就是年粽的意义所在,承载着岁月,承载着期盼,更承载着相聚的喜乐。年粽,是年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更是团圆的味道。
刘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