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乃波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孩子们都特别盼望过年,原因之一就是能在小年前后吃到大块糖。那时候,我和母亲去赶年集,总会遇见挑着箱子叫卖的小贩:“大块糖,又甜又脆的大块糖啦!”这时,母亲一定会买上一些,而我总要先吃几块,又甜又酥又脆又香,是难得的美味。
大块糖,又叫“关东糖”“灶糖”,是古老的传统名点,用大麦芽、小米等熬制而成,乳白色,一般有三寸长、一寸宽。还有一种扁圆形的糖瓜,味道也是一样的。大块糖的断面有蜂窝状小孔,有的有馅,有的没馅。新做成的大块糖,咬一口酥脆甜香,有一种特殊的风味。
过去,在东北农村有小年祭灶习俗。将糖瓜烤化后,抹在灶王爷画像的嘴上,让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灶糖也因此得名。
制作大块糖的地方叫糖坊,主要设备有三大件:铁锅、大缸和案板。别看设备简单,制糖过程可大有讲究。
首先是配料。制作大块糖的主要原料有大麦芽、小米、稗子米、黄米或大米等,配好料后,淘洗干净。接下来就开始熬糖,待到从锅里挑起的糖丝不断,呈白色透明状,糖锅里也不再冒出白色小泡时,糖匠大喊一声“撤火”,马上将锅里的糖膏舀出来,放在案板上冷却,等糖膏温度下降,不十分烫手时,便可以揉糖了。
揉糖,就是将糖膏放在案板上反复揉搋,这不仅是力气活,还要讲究技巧,要一气呵成。糖膏揉好后,糖匠高喊“开案”,便开始“拔糖”。两个人各持糖膏的一头,如果是一位糖匠就利用木桩操作。把糖抻到一定长度后对折,接着抻拉,如此反复多次,糖膏越拔越细。直到拔出蜂窝状,再放到案板上。有的包上炒熟的黄豆面做馅,有的直接压切成块,东北大块糖就做成了,拿到室外冷冻存放即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有两位族叔在家乡开过糖坊,是制作大块糖的高手。十里八村,很有名气。
如今,我离开家乡已经二十几年了。每到冬季,遇到小贩叫卖大块糖,我总会买上几块。品尝着熟悉的味道,我就会想起母亲,心里涌起淡淡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