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一些商铺纷纷挂出各式各样的“福”字,琳琅满目,仿佛福就在眼前,触手可及。母亲说,福是寒冬里的温暖,是冬季的一碗热汤,是除夕夜里的团圆饭。福是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听着外面的爆竹声,聊着往事,共享着当下的快乐。福是那些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是他们默默无闻的付出,换来我们的安宁与幸福。
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农村。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的话就常常在我耳边回响,她说,农民的幸福是藏在衣食里的。那个年代,我的农村生活虽然简朴,但充满了浓厚的亲情和淳朴的乡情。田间地头的劳作,既是为了家庭的温饱,也是为了这片土地的丰收。母亲总是早早起床烧火做饭,然后为我们准备午餐,午餐大多是糙米饭和咸菜。饭菜虽然简单,但却是我们一天中最期待的时刻。每当庄稼成熟,父亲会挑选一些优质的农产品,拿到市场上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比如肉食等。在那个时代,能够品尝到一点肉味,便是孩子们最大的幸福。
我的父母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在我的名字里,他们却寄托了深深的期望。我的名字里有一个“丰”字,不仅仅代表着物质的丰盈,更是他们对我的美好祝愿以及精神的丰满。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虽然没有给我带来奢华的生活,但他们用自己的言行,为我塑造了一个充实的精神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农村人没有太多的奢求,能够丰衣足食,便是最大的幸福。
小时候,新衣服是属于奢侈品的。我常常穿着姐姐们穿过的旧衣服,修修改改、缝缝补补,度过一年又一年。每当家里有些许收入,父母便会为我们添置几件新衣服,我总会珍惜地把它们洗净,晒得干爽,然后小心翼翼地穿上。那份满足与欢喜,如同阳光洒在心间,温暖而持久。那时,穿上新衣服的喜悦,足以让我在村子里欢蹦乱跳一整天。
上中学时,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孩子们见证了家家户户分到自己的田地,这项政策带来了诸多积极变化。每年丰收后,我家的大瓷罐里都会储存一些晒干的地瓜干、芋头干和稻谷等。那时候,走进简陋的房间,就能闻到一股粮食的香气,那是幸福的味道,是世间最美的味道。我最期待的就是丰收后的那段时间。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瓷罐上,仿佛给它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我总是忍不住用手去触摸那些瓷罐,感受它们带来的温暖和实在。那时候的我,总是天真地想,如果瓷罐里的粮食可以永远吃不完,那该多好。那些丰收的日子,仿佛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村里有一个七八亩大的鱼塘,全村人都共享着这份资源。每年,鱼塘的承包者都会向村委会交纳几千斤鱼,家家户户因此都能分到数十斤乃至上百斤。吃不完的鱼便会被晒成鱼干,留着过年或过节时享用。分鱼的场面总是热闹非凡,村民们欢声笑语,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和幸福感。鱼塘边上,大人小孩翘首以盼,手中捧着大小不一的容器,等待着分发鱼儿。每当此时,鱼塘畔弥漫着欢乐的氛围,这份幸福的喜悦感染着每一个村民。
村里的妇女们大多心灵手巧,她们可以用简单的食材做出充满幸福味道的美味佳肴。母亲总是能用稻米、地瓜、芋头等食材,奇妙地变成我们爱吃的美食。比如美味的芋头饼、香脆的芝麻米饼、充满春天气息的槐花蛆……每逢品尝到母亲亲手制作的饭菜,我都能感受到一种无尽的幸福和温暖。那独特的味道,仿佛是家乡的阳光,照亮了我成长的每一个角落。即便如今已离家多年,那种味道依然让我怀念不已,它成为了我心中最珍贵的记忆。
家乡的粽子,更是让人难以忘怀。每年春节前夕,父母都会忙碌地打扫房间,刷洗灶台和锅碗瓢盆,准备食材。按照村里的习俗,开始制作粽子、粉利等美食。剥开粽叶的那一刻,粽子的香气扑面而来,那种味道,让人心生幸福感。
粉利,是家乡的特产。用上好的大米磨成浆,搓成小圆柱状,蒸熟后,便是粉利。粉利象征着吉祥如意,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粉利,分享这份吉祥和幸福。炒粉利最让人津津乐道,将粉利用清水泡软切成细长条,然后配上腊肉、酸菜、蒜头等,炒好装盘,其色鲜味美、香滑爽口。母亲说,用碗装着粉利,大吉大利,这碗里藏着一生的福气。
如今,我已离开家乡数年。然而,每当春节来临,我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家乡的幸福。无论是街头巷尾的“福”字,还是母亲亲手做的饭菜,亦或是那粽子和粉利,都让我深刻体会到,衣食就是福。
在这个繁华的世界,我们时常穿梭于种种福祉之间,却未曾察觉,真正的幸福其实就寓于日常生活之中。当衣食无忧,家人安康,这便是世间最大的福分。珍惜眼前的幸福时光,满怀感恩地对待生活,感激每一份来之不易的衣食馈赠。毕竟,衣食便是福祉的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