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一女子,她头脑聪明、生性要强,一心想做生意挣大钱。她听说做早餐成本小、利润高,于是拜师学艺,随后开了一家牛肉面馆。面馆开张后生意不错,只是人很辛苦,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得起床去店里做准备工作,往往忙到中午还有客人前来吃面,等收拾好锅碗瓢盆,打扫完店内卫生,已经是下午两三点了,但仍没得休息,还得筹备第二天的用料。坚持两年后,她改做服装生意,可是由于缺少经验,又没有好的进货渠道,服装生意甚是艰难,不仅没赚到钱,还把开面馆赚的钱也赔了进去。无可奈何,她选择关门大吉,外出打工,在一家美容院当学徒。兜兜转转好多年,挣大钱的梦想也没有变为现实。
其实,假如她把面馆一直开下去,现在肯定是另一番光景。
如今,不少所谓的励志演讲家喜欢脱离实际地鼓励年轻人勇于创新、敢于尝试、善于求变,我认为这是不负责任的说法。因为人的天赋不同,能力不同,他所擅长的工作也不一样。不能看到别人在某个领域或新兴行业创业成功,自己就盲目跟风。
须知,某种工作适合张三,未必适合李四。就如许多涌现出来的“网红”一样,常常是昙花一现,能够屹立不倒的,毕竟是少数,这少数便是经过大浪淘沙淘出来的“金子”。我们在择业时,必须要有清醒的自我认知,要确定自己是不是那块“金子”。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金刚钻”就是从事某种职业必不可少的技能。假如你没有,就不要为了追逐潮流而贸然涉足那些陌生的领域。
这么做并不是故步自封或抱残守缺,而是了解自己,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然后专注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事情,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努力精进,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中国有个成语叫“扬长补短”,其实还有另一个成语叫“扬长避短”。在干事创业上,与其扬长补短,不如扬长避短。要知道,人的有些“短”是很难补齐的,即便使出全部的劲儿勉强补齐了,也难以脱颖而出超越别人。比如一个乐感很差的人,就难以在音乐方面有较大的造诣。既然如此,还不如避开短处,竭力“扬长”,开创新局。有理发的手艺,就专心理发;会做一碗好吃的牛肉面,就卖牛肉面好了;精通计算机,就不要去开挖掘机。千万别为了所谓的“求新求变求时髦”而荒废了自己的手艺,浪费了自己独到的才华和大好的年华。
据说清代著名的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方苞曾经想学诗,他把自己写的诗拿给当时著名的诗人、学者查慎行看。查慎行说:“你的性情不像诗人,还是以古文名世吧,把力气合并在一起,或许能登峰造极。”方苞听从了查慎行的建议,最终成为古文的一代宗师。
这正是古人所说的“同能不如独诣”的道理,与其拼命“补短”求得与人“同能”,不如巧妙地避其所短、扬其所长,做到“独诣”,方可胜人一筹,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