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一个被赋予多元意义的文化节日应时而来,人也应时去回忆过往而做总结,展望新一年的而做规划。
人,应时而变,以至于可以去否定,去超越,去思考,即“时机化”成为了我过去一年的关键词。过去、现在、未来并没有割裂,而是由现在的我串联着、转换着,我只能从过去中反思着、否定着、学习着,然后才能不断超越。
生过几场病,看过几次医生,都成了回忆里的定数,记录在案。疾病是身体机能出问题的信号,但不只是某个器官部位出现问题,而是身体是个具有整体性、联系性、发展性的机体。疾病的发作并不是身体某一部位一时而起,而是日积月累中“到时”而作,给身心带来不适的体验,但也是我应时而学习的契机与过程。我一边反思着过往的种种不良习惯,一边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针对某些生活习惯作出调整,并更关注着日常的身心变化,谨遵医嘱的同时学习病理药理及其疗法,病中成医成为可能。
钓过几次鱼,钓到几条鱼,工作之余可乘兴而去,尽兴而归的乐趣放缓着城市忙碌的生活。临水而坐,可以想很多,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快乐很简单纯粹,在乐趣中学习更简单———静观滔滔江水缓缓南流,感受微风与燥热,留意潮起与汐落,重复搓饵与挥抛,辨析河中鱼类……时间在竿梢上抖动,在浮漂上舞动,在河水上闪动,人生习得一种“钓胜于鱼”的自我相处之道。
有过几次旅行,去过哪些地方,看过什么新奇景物,在我的心里早有答案。生活需要脚步去探触,即使短暂相处,也能从城市的日常烦琐中抽离,黏合了破碎的知觉,忘却了一切要将自身拖曳回遮蔽的生活轨迹的召唤,在相机里凝固了的记忆在闪回———在峰林中快意游览,在古镇里闲庭信步,在古树下凝眸惊讶,在清溪水边静伫聆听……执意要去现场具身体验,身临其境,突破图文里或他人言语里的“间性”。不管春夏秋冬,兴逐时来,芳草中闲行,野鸟忘机,白云无语,景与心会,学会“逃离”,从而见证新世界、新事物。
读过几本“无用”的书,喝过几款佳茗,书架上的陈列给了回答。红茶有形之美,嗅之香,触之暖,味之佳,茶本身要比茶带给我们的感官知觉更切近我们的生命,一杯杯英红之“近”斟满家乡的空缺,祁红之“缘”在延续着。红茶与阅读更是闲暇时佳偶天成般存在,一手持茶往嘴里送,一手持笔,见顺眼的文字随手标记,也各不耽误,相得逸趣。有无数个午后,我的大脑早已是某位哲人的思想游戏场。他的哲学语言将无限渺远的哲学无限切近我们生存的个体,我从他深邃的诗性哲学思想中习得一种看待人与周遭事物的新视角———在茶我同缘互构的世界内生发着一种澄澈宁静状态,哪怕冥想呆坐,哪怕静听风雨,亦能感觉到诗意的生活。
读过几本“有用”的书,考过几次试,努力与回报并不一定能成正比,简历上的空白说明了一切。“有用”之用在于为我打开了新世界大门,全新的知识与技能需要勤劳刻苦学习才能获得皮毛,在新领域耕耘的过程无疑是艰辛苦涩的,为了职称证书以及争取更丰厚的物质回报。读“无用”的书看似只为消遣时日,但丰富了精神世界,但与读“有用”的书并无冲突,而是相辅相成。
学习是件容易的事,可随时随地而为;学习又是件不容易的事,持之以恒地学习,不管喧嚣清寂,不管酷暑严寒。《荀子》劝诫我们学习无止境,学习使人知书达理,学习使人“为穷而不困”,学习使人“为忧而意不衰”,学习使人“知福祸始终不惑”,学习芷兰生深林而自芳,学习自然多其功而不自矜……
“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荀子劝诫我们过去不可追而不慕,将来不可控而不闵,唯有当此之际应时而学,方能应物之至。新年已至,又将如何———我将答之:学习,保持学习,应时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