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果园异常热闹,除了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之外,还有那些放了暑假的孩子们,他们相互追逐着玩耍将果园当成了乐园。
这是村里的大果园,每户人家按照人口多少都分有果树。果园里有杏树、梨树、苹果树、李子树,还有山楂树。从春天果树开花、坐果开始,村民们便陆续入住果园,一是果树从开花到结果再到成熟需要经常打理,住在果园里那些药物、肥料和农具就可以直接放在那里,用起来方便多了。二是果子成形后需要看守,这片果树临近公路,来来往往赶集的人保不准哪个顺手摘一下果子或者折断一根树枝,怪心疼的。
看果子的平时大多是家里的老人,反正在家也没有事做,到果园里相互之间说说话,还能解解闷。只有到了果子成熟能卖钱了,青壮年人夜里才住在果园里。
看果子的人住的草棚是用几根木棒搭起的“人”字形棚子,上面有的笼着塑料布,有的搭着麦秸秆穿成的草帘子。棚子里铺着厚厚一层干草,上面再铺一层褥子或者凉席,就可以睡觉了。
看果子的人在果树开花或刚坐果时自己回家吃饭,到了果子有一点滋味时就不离开果园了。他们不时在园子里走动看是否有淘气的小孩拽果子,通常还在空地上种点蔬菜。
看果人的饭是家人送到果园里的。秋天,是农家最忙的季节,家里什么时间做饭,或送饭的什么时间送到,都不能确定。所以他们一日三餐是不能保证的,两餐的时间也是不固定的。
在果园与村庄的路上,经常看到有赤脚的小孩提着铁皮饭盒游游荡荡走着,有的孩子半路遇到小伙伴召唤就蹲在路边的桐树下一起玩拍树皮,手掌和脸上全是土,饭盒扔在一边。有的小孩提着饭盒跟着手举长竹竿的大孩子身后,看他用网兜粘知了,手里的饭盒不是撒了汤,就是翻了盖。等玩够了已经到了下午两、三点了,才想起到果园送午饭。
饭盒送到果园,看果子的人饿得前心贴后心了,便开始骂孩子。
骂人声音最大的是一位老奶奶,每次骂孙子的声音都能穿过树梢传出很远。不是饭盒里的饭撒的只剩下一口,就是没有拿筷子。没有拿筷子倒是经常的事情,大家的做法是顺手折一根树枝剥了皮当筷子使用,没有菜就顺手摘一根辣椒,在手掌里来回搓几下当菜吃。
果园里也有吵架的,邻居之间吵,家人之间也吵。但是总体是快乐的,有一年“七夕”当天我去果园,晚上没有回家,和邻居大嫂并排躺在果园凉席上,看着天空的星星和云朵听她讲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故事。她的声音很轻很轻,我静静听着,还听到露水落在果树叶子上的“滴答”声。
日子不知不觉的转动着,果子成熟了,果园就沸腾起来,经常有外地来收购水果的大卡车停在果园外的小路上。那些收果子的老板们挑剔地走过一家又一家果园,用手上下掂着果子又扔回筐里。他们的身后跟着一群看果人,央求声、辩解声、嬉闹声交织在一起,惊起了盘踞在果树上的小鸟,扑扑腾腾乱飞。
最早成熟的杏子、李子很快被收购了,剩下的苹果、秋梨和山楂还没有完全成熟。秋天的阳光照射在果树上,照在通红通红的苹果上,看果人继续住在草棚里等待,等待所有果子的成熟。
张西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