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傍晚,我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你是竺伯伯吗?我是余云鹏,竺伯伯还记得我吗?”“余云鹏?这不是我家里的乡里伢?”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28年前。那是1995年儿子读小学三年级时发生的故事。
那年四五月的一天,儿子一早就告诉我,今天,他新结识的乡里小伙伴要来我家。为这,妻子一早提着菜篮出了门;我呢,一到10点半,就向单位领导请了假,骑着车匆匆往家里赶。
脚还没跨进门,我就急忙往里喊:“小宝,你的朋友来了没有?”妻子开门一笑,算是回答。一进门,我立刻闻到了一阵浓郁的花香,桌上花瓶里新插着一束栀子花。青翠的枝叶,又大又白的花朵,格外显眼。不用问,这是儿子的小伙伴带来的礼物。它质朴、清新,充满着乡村特有的气息。儿子身后站着一个腼腆的小男孩,个子比儿子矮一点,穿着短袖衣裤,看上去还算结实。黑里透红的脸蛋像熟透的苹果,艳艳的红领巾像飘动的火苗。小男孩腼腆地低声道:“伯伯好。”他就是我家那天的小客人——乡里伢。
之前,中山小学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儿子有幸被推荐为首批结对的学生,由老师组织他们去殷祖镇南昌小学参加结对。在那里,儿子就是与这位乡里伢结成朋友的。结识过程很有趣,中山小学的老师将自己的学生逐个介绍给南昌小学的老师和同学。尔后两校学生一对对自由组成朋友。这位乡里伢怕结不到“对子”,急得跑上台,拉着儿子的手把他往自家拽,真正是名副其实的“手拉手”行动。
那天,乡里伢的父母早就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农家午餐,招待初次见面的小客人。儿子毕竟刚满10岁,又是独自第一次在素不相识的农家做客,起初还不适应,乡里伢的父母一个劲地把菜往儿子碗里放,儿子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大概乡里伢的父母看出儿子是个寡言少语的人,吃罢饭便爽快地叫乡里伢带儿子去后山沟捉螃蟹玩。那天活动给儿子留下了深刻印象:丰盛的农家午餐,好客的农家夫妇,生机盎然的农村田野,清新凉爽的农村空气。
儿子临别时,乡里伢的父母硬塞给儿子一些自家种的糯米、绿豆,说是带给我夫妻俩尝尝。还给儿子一包煮熟的鸡蛋和饮料。儿子去农村一趟,给我带回了说不完的故事,也带回了这家未曾见面的农家人的浓浓心意。从儿子的话语里,我庆幸他对农村、农民开始有了一点点良好的认识,至少他已经感受到了农民那特有的真挚和质朴。
那次通过交谈,我了解到这位乡里伢叫余云鹏,比儿子大一岁。他父母平时以种田为主,农闲季节,父亲外出做泥工或在家给人做沙发、席梦思等。他有点手艺,生财有道,家境在村里算得上是中上等。
吃罢饭,我告诉云鹏:“你能和小宝结为朋友,这是你俩的缘分,也是我们两家的缘分,我们两家如今就是亲戚了。希望你和你的父母经常到黄石这个亲戚家做客。小宝呢,如果有机会,我也带他到你家去,学做一点农活,了解一点农民的艰辛,好不好?”小云鹏点点头,眼睛里流露出真切的神情。
随后,我语重心长地说了一番鼓励话,骑上自行车送小云鹏去长途车站乘车回殷祖。考虑到身上的现金不多,我就带上银行卡,顺路取点钱买点糕点送给小云鹏的父母。没想到,就是这个卡给我一个不大不小的尴尬:骑着自行车跑遍了黄石老城区几乎所有的自动取款机的点:市物资局附近的、交通路银行的、劳动路银行的,甚至还跑到天津路银行的。令我十分意外的是,两人跑得满身汗水,这些自动取款机无一例外地都有“故障”取不出钱。不得已,我只能用身上仅有的20多元钱给小云鹏买点面包、火腿肠之类点心在路上充饥,一份对“农村新亲戚”答谢之心化为泡影,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遗憾。
一年后我搬了家,并安装了电话,可小云鹏也不知道号码,我也没有他家的号码。再过几年,儿子赴新加坡读书,山里伢小云鹏在我心里就慢慢地淡下来。这一淡就是20多年。
前两天,我和云鹏终于见了面。他告诉我:“初中毕业后,我去外地做厨师七八年。后来回村当了几年村干部。之后辞去村干部职务,到殷祖和他人一起搞仿古建筑,赚了一点钱。前几年因疫情影响歇工一直在家休息。如今在大冶城关买了一套房子,闲下心来照顾儿女读书。”他说,女儿明年要高考,希望她能考上大学,圆她大学梦。这些年来,他一有机会就打听我的消息,一直没有忘记我的鼓励。
望着眼前的余云鹏,我心里很激动:如今社会上的人,懂感恩、重感情的人还是有的,云鹏就是其中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