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上,刚走进农贸市场,一眼就被一辆板车上黄灿灿的菇 儿吸引住了,有个小贩在叫卖着,并让我尝一尝。我拿起一颗扒开放在嘴里,哎呀!童年的味道立即回来了,于是买了一小袋儿。
黄菇 儿为草本植物,野生能力极强。记忆里,无论是田间还是地头,只要有它的种子撒落过,第二年就能生长出来菇 儿秧。那时候,几乎家家都在菜园子里种几棵黄菇 儿。夏秋之际,那黄黄的果子,脆甜脆甜的,没有人不喜欢吃。每当我放学回来,都会到园子里光顾一下,摘几个略微成熟的菇 儿,也不用洗,扒了皮就可以吃。女孩子们还把菇 儿做成玩具,就是把菇 儿轻轻地揉啊揉,揉得软软的时候,在菇 儿的根部扎一个小眼儿,把里边的籽和肉小心地挤出来,只剩一个完整的菇 儿皮。然后,在嘴里把菇 儿皮吹满了气,再用牙齿轻轻地咬,菇 儿皮就发出“咯咯”的响声。有时,女孩子们还相互比赛,看谁咬的声音更响。一个小小的菇 儿皮,给孩子们带来了生活的欢乐。
可以说,东北乡下孩子都有一个和菇 儿相伴的童年。
在地埂或甸子的草丛里,除了会遇到野生的黄菇 儿外,还有两种不同的菇 儿。一种是红菇 儿,也叫灯笼草。红菇 儿吃到嘴里很苦,若未成熟那就更苦了。但在找不到什么零食的年代里,明知道红菇 儿苦,也忍不住要尝一尝,结果苦得直吧嗒嘴。红菇 儿成熟后连皮带肉都是红色的,据说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另一种是紫菇 儿,俗称大鼻子菇 儿,一般很少见到。我只见过两次,第一次是姐姐在地里做农活时遇到,带回来给我吃了。它果实个头较大,直径大约是黄菇 儿的三四倍,就像还未成熟的绿色小番茄似的,成熟后的果皮是紫色的,果实甘甜中还有些怪异的味道。第二次是我在挖野菜时见到的,带回家给弟弟。弟弟让我也吃,我说吃过了。
那年秋天,我去山坡散步,曾发现草丛中有一株野生的红菇 儿,而且已经熟透了。我摘下一颗,吃了下去,小时候并未品尝过完全成熟的红菇 儿。起初是微苦,细品后慢慢地泛出甘甜,是那种成熟后的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