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睡去,常会上演“梦想剧场”:有时梦见我在村小教室里读书听课;有时梦见父母在昏暗油灯聊家常;有时梦见在空旷田野里撒欢奔跑……
梦里所见如此清晰。“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梦里醒来,辗转难眠。
我在老家生活了20多年,从未离开。即便后来外出求学,假期也是在故乡度过。参加工作后,四处漂泊,开始与故乡若即若离。父母在,家园在,逢年过节,我就回故乡。那时,对故乡的牵挂,就是父母和老宅。
那年夏天,我打算回家看望父母。父亲却在电话里,训斥我一通:“不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回来干什么?我和你妈都很好,有事我会打电话给你……”后来才知道,彼时的父亲,已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他在田间劳作时,摔在一块石头上,断了三根肋骨!
这就是故乡的父母。生活的苦累,他们独自承担和品尝,却把最甘甜的味道,留给了自己的孩子。
我曾以为,离开了故乡,就不会再回去。故乡的一切,不再与我相关。但不知何时起,梦里经常出现故乡的影子。
于是,我开始拿起笔,写下关于故乡的文字。那些文字,就像经典老歌的音符,常拨动我的心弦。唐代诗人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我真切体会到,其间蕴含的思乡之情,是多么复杂而无奈。
父母去世后,故乡的老宅日渐破败;门前的小路和院子杂草丛生。目睹于此,心生悲凉。难道父母一生坚守的家园,会像儿时天空飘过的云朵,从此成为梦里的记忆?
细想起来,故乡之于我的意义,就是那里曾有父母苦心播下的爱的种子,虽已长成枝繁叶茂,可是根仍深深扎在故乡的土壤里。有一次,偶读宋人龙昌期《故乡》诗句“上书莫道便他郡,学稼终宜老故乡”,让我内心顿生“叶落终须归根”的苦念。
数年前,我在老宅基地上翻建了房屋。此后,故乡便有了新的牵挂和念想,我也有了常回故乡的理由,因此也少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尴尬和惆怅。
现在,门前的池塘干涸了,村里的学校没有了,灯下的父母不在了……只有空旷的田野还在——那些养育了我的土地,就像一直敞开着怀抱,迎接我回家的父母。
走在村道上,故乡人总会热情地招呼:
“回来啦?”
“嗯,回来了……”
话虽不多,乡音却浓如醇酒,让人心醉。
倘若我长时间未回,他们就会说:“这次歇了一段时间不曾回来了……”他们清楚地记得我每次回乡的时间。我很高兴,也很欣慰。在故乡人眼中,我依然是村里的人。
“半窗灯晕,几叶芭蕉,客梦床头”,如今,有关故乡的“梦想剧场”,还在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