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不清搬了几次家,遗落不少老物件,可父亲始终保存着一个老算盘,说是爷爷留下的宝贝,得好好收藏。
老算盘我是有印象的,而且印象颇深,时间也如算盘一样被拨回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儿时的我懵懂无知,一放暑假便玩得忘乎所以。爷爷咧着牙,笑眯眯地从破旧的衣柜里翻出一个木质疙瘩。望着黑不溜秋泛着古铜色的木疙瘩,我们姐弟三人既感到新奇又充满疑惑。细细端详,算盘古老而陈旧,外围有明显擦拭的痕迹。长方形外观,四周木框结实厚重,中间用粗而长的木棍隔挡,分为上下结构,小木棍上串着扁圆形的木珠,清一色木料材质,做工精巧,简约而不简单。爷爷称此算盘为标准十三档,上二下五,“上二下五”的含义为上方每根木棍各串有两颗木珠,下方则为五颗木珠,共91颗珠子。接着补充道:十三档为中号,十七档为大号,还有十五档的上二下五,共105颗珠子,新式的十五档上一下五,共90颗……
听着算盘的种类和数量,一串串数字符号在我脑海中浮现。爷爷口若悬河,兴致越来越高涨,便直奔主题,说学好算盘不难,难就难在你们要熟背口诀要领,要有一颗热爱算盘的初心和恒心。算盘口诀分为加减乘除四大种,我只教你们最常用的加减口诀。今天先读加法口诀:“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二上二,二下五去三,二去八进一;三上三,三下五去二,三去七进一;四上四,四下五去一,四去六进一……”
这些绕口的口诀,念得我们头晕目眩。爷爷说背熟口诀是学会打算盘的敲门砖。说自己当年应聘到供销社工作,被赏识的便是他一手炉火纯青的算盘技艺。爷爷虚心好学,拜人为师,那位老者只教了爷爷几遍,便让他捧着书谱回家自个儿练。小小的算盘,蕴藏着大大的理想。起初,爷爷手指被磨出了厚厚的茧,鼓起了血泡,可他仍顶着疼痛刻苦练习,将算盘当作宝贝。那原先笨拙的十指变得出手即准,快速而灵敏,一碰即错的心理阴影也消失不见了。通过背诵和苦练,爷爷逐渐摸透了算盘的规律,手指越来越灵活,脸上也泛起了自信的笑容。
听着爷爷详尽的讲解,还有行云流水的手法展示,让我们领略到了中华瑰宝绽放出的神奇魅力。
爷爷说每天学一点,背一点,熟练一点,久久为功,必有所成。我和弟弟拖沓懒散,只有姐姐听从指挥,身板站得笔挺,断断续续地背完了口诀,虽不流畅,可还是获得了爷爷的赞许,奖励了姐姐一颗糖果。我和弟弟伸手去抢,却被一把凌厉的戒尺啪得嗷嗷叫,原因是我们压根就没背。他语重心长地对我和弟弟说:“不能老想着贪玩,要劳逸结合,你们在数学教程中就会学到算盘,提早接触将会大有裨益。”听了这些振聋发聩的话,我和弟弟羞愧地低下了头。从那以后,我从原先的抵触变为主动,不光是为了追赶姐姐的脚步,也为了能分到甜滋滋的糖果。
爷爷说光死记硬背还不够,还要用手指去尝试敲打,在与算盘的情感互动中练习手感,达成默契,体验循序渐进的快乐。学习算盘,有了数字的概念,那一颗颗圆润鲜活的珠子好比灵动的阿拉伯数字,敲打算盘活跃了脑细胞,锻炼了口齿,也间接开发了语言思维。再后来,我们大一些,接触到了乘法表,本以为会在算盘中演绎这神奇的口诀时,爷爷却只是让我们温故而知新,熟练算盘加减法则,对乘除缄口不提。他好像未卜先知,眼神中充满了落寞与无奈。
到了20世纪90年代,计算器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成为了一种新型又快捷的计算工具,逐步取代了算盘的作用。爷爷不为所动,依旧保存好祖辈传下来的宝贝。闲来无事,便会从破旧的檀木衣柜中取出老算盘,戴上老花镜,燃起一支烟,爷爷已经不需要发出声响,全凭意念,便能敲打出优美动听的旋律。算盘,在他眼中,是时代进步的烙印,更是一种精神传承。
算盘是中国传统的计算工具,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六百多年,当时称为算木板,以算珠为组,置于框内,进行计算,亦为算盘的前身。真正利用珠子计算及“珠算”一词的记载,最早出现于东汉俆岳的《数术记遗》一书。算盘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和进步的轨迹,它给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很好地完成了新老更替的光荣使命。
算盘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它在农业和商业领域为人类创造的巨大价值和卓越贡献将被永久载入史册。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除了锻炼手指的灵活度,还充分调动和锻炼了脑力思维,为人类进一步探索数学的奥妙铺垫了基石,也被世人常用来同“四大发明”相媲美。
如今,我将老算盘安置在孩子的书房,摆放在最高最显眼的位置。算盘老了,我们也长大了,时光可以带走一切,却带不走我们永恒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