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地方,一到某些传统民俗节日总会包粽子吃粽子,让人感到民俗节日的意蕴。在我们瑶乡,以前是要到七月半节的时候才吃粽子。七月半通常叫“鬼节”,因我们当地有很多禁忌,“鬼节”是不会说出口的,只叫“七月半节”。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祭祖的日子。
在家乡,七月半节是在每年农历七月初十至十五,前后共六天时间。
小时候的七月半节,家里忙而有序,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七月十四包粽子。一般要包四种米粽:大粽子、小长粽、短团粽、单片粽。这天,母亲会准备好充足的糯米禾秆,清理掉杂草和坏叶,扫净一处干净的地板,将禾秆烧成灰烬。有时母亲会叫孩子们帮烧,可以烧火玩火,我们当然很乐意。禾秆很快被烧成灰,等灰冷却没有星火后,母亲会用一个大水缸加入井水将灰烬浸泡,然后用过滤豆腐渣的棉布像过滤豆浆一样过滤灰水。用过滤好的灰水浸泡糯米,糯米会变得青绿青绿的,用这样的糯米包的粽子叫灰水粽。母亲说,灰水粽比一般的粽子耐放,短时间内是不会变质变味的。古时没有冰箱,劳动人民懂得用灰水防止食物变质变味,真佩服古人的智慧。
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包的大粽子,长有50厘米左右,碗口一样粗大。大粽子一般不放馅料,所以可以保存更久。包一个大粽子往往要用掉好多粽叶和糯米,通身用禾秆捆扎,所以非常结实,包好的一个个大粽子就像一个个胖娃娃。大粽子一般要包四五个,一来是送亲戚,特别是没过门的未来媳妇家,那是一定要送一对的,表示结对的诚意,祭祀祖宗时也要摆上一对。吃大粽子的时候直接用捆粽子的禾秆将粽子分割成一块块,可以放油煎着吃,香糯肥口;也可以蘸着白糖吃,甜糯爽口。夏日里,糯米和粽叶相拥相融,粽叶和糯米的芳香充斥着整个屋子,让人胃口大开。
包长粽子相对容易多了,馅料一般放花生、黑豆等。还有包短团粽,其实是将一大个粽子分割捆成两个,但整体还是连在一起,寓意“成双成对”,只有母亲的巧手才能包出精美的团粽。再就是单片的粽子,这样的粽子是用糯米粉掺和黄砂糖做的,特别软糯好吃。七月半节我们家包得最多的往往就是这种单片粽子,也是最先吃完的粽子。
包好粽子后,就要开始煮粽子了。大粽子放大锅底下,然后是短团粽子,最上面的长粽子和其他小粽子。满满一大铁锅,用柴火慢慢煮,从下午开始煮,往往要煮到夜里才能煮熟熄火。邻居们会互相询问粽子是否煮好,互相品评粽子的滋味。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致使很多民间民俗活动逐渐被人遗忘。家乡的七月半节也正经历着时代的考验,如今已经没有了包大粽子的习惯,粽子也不再是七月半才包,而是随时都可以包粽子吃粽子,浓郁的节日神秘感也因此逐渐淡化。但是七月半节家人团聚、缅怀先人的民俗还是很值得保留和传承下去的。
七月半节的习俗已经深深烙印在我心中,让我更懂得人间亲情之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