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春节,陕北如喝了酒一般,沸腾在一片扭秧歌、踢场子、跑旱船、打彩门、转九曲的红火热闹之中。
峁峁洼洼、沟沟岔岔、星罗棋布的山村村山庄庄里的男女老少都打扮得鲜鲜亮亮,高高兴兴地走向秧歌场,去观看或参与到闹红火的人群里。秧歌活动,天地就是舞台,百姓既是观众也是演员,人们都去挥扇旋伞如仙踏云地走、如醉发狂地扭、如烟飘荡地摇、如风戏柳地摆、如浪奔腾地跳。陕北人扭秧歌是一种生存的展现,是一种行走的壮胆,是命运的耕种和收割,是把一辈子祭祀给上苍、祭奠给阳光、祭献给自己的灵魂与肝肠。
陕北秧歌舞动的物件,扇为风、鼓为调、伞为雨、绸为顺。陕北秧歌扭走的目的,就是拜祭苍天厚土,盼得风调雨顺,求得五谷丰登。
陕北人闹秧歌不是为艺术,更不是为表演,大多数人压根就不懂艺术是什么、表演为何物,他们是通过扬胳膊摆腿来宣泄一种奇异的、在日常生活里难以找到的美妙幻感。日子太苦,男人们为了转移内心的苦痛,把那种言不清、道不明、抓不住、逮不着的情绪,外化在走、扭、摇、摆、踢的律动中,通过四肢体态的进退屈伸、离合变化,释放出刚、帅、稳、厚、坚的黄土山般的雄浑气概;生活太闷,女人们为了抚慰情感的残缺,借用彩扇的拧、倾、圆、飘、旋,把体内的气、意、神、韵呈现在闪、颠、柔、脆、俏的姿态中,以彰显她们心志的高旷、淡雅、灵秀、悠远。
秧歌是陕北文化的精华,是陕北人生存、生长、生产、生活、生命的精神结晶。秧歌是陕北这块土地上五千年凝聚的人性、神性、禅性、灵性和积淀的土气、豪气、英气、仙气搅和在一起,幻化彰显在了秧歌步伐的走、扭、摇、摆、跳中,它如阳光空气般,照耀着陕北大地千万年的薪火相传,滋润着黄土儿女无数载的繁衍奋争。
……
峥嵘岁月,火红的年代,一代伟人悟通了浩茫无形、虚荡撑天、流淌起伏、离合变幻、山川河流、阴阳五行融为一体的陕北大秧歌和大秧歌扭走的场图,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秧歌运动,带领广大穷苦百姓演绎了一场抗击日寇、推翻蒋家王朝的大秧歌,在天书般的黄土山水间“转九曲”“踢四门”,转战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
历史流过一个甲子,在2021年9月14日,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陕北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考察,看了馆外表演的陕北秧歌嘱托说: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并祝愿陕北秧歌传承人“越扭越年轻”。
是的,陕北秧歌远去在岁月里,老一代民间艺术大师们海纳百川,归纳出了“见面扇”“摘金环”“跌软腰”“怀中抱月”“凤凰展翅”“闪腰起步”等娇柔秀美、小巧玲珑、风韵独具的女角“包头”动作,也形成了“十字步”“二起脚”“金鸡独立”“三脚不落地”“凤凰三点头”等拙朴刚劲、简练豪放、风格鲜明的男角“踢场子”招式,也总结出了“笑而不野,妖而不浪,逗而有度,稳而传神”和“拳出云卷波浪翻,脚起电闪箭离弦,腰软如柳露明月,步飞似风水飘船”的表演口诀,为反对封建礼教、争取男女平等和追求自由美好幸福的生活作出了彪炳民间舞蹈史册的巨大贡献。可那个陈旧的时代毕竟远去了、远去了,一去不回头了。那些反映当时新婚夫妻消除生疏隔膜、扭扭捏捏、羞羞答答、撩逗嬉戏的“踢场子”内容和动作,已远远地无法承载当今陕北儿女“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身为国家级非遗项目“陕北秧歌”的传承人,要时刻铭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民族文化传承纲领。在吃清弄通陕北秧歌各种独特动作风格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其他民族民间舞的动态身韵,研究其进退屈伸、离合起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推进的点与线,有机地吸收各种别样的舞蹈元素,积极主动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和“他为我用”,不怕失败、不畏人言,不惜耗费脑力和体力,持之以恒地寻找、选择、提炼既具传统风格、地域特色,又富时代气息、新潮韵律的能呈现当代陕北儿女精神风貌的秧歌动作。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无止尽的承前启后的巨大工程,需要人们一代代地延续下去。我们当下所做的工作,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无法把它推给后辈。我们必须虔诚地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这项神圣的工作,一笔一画、方方正正书写好属于自己的每一个段落、每一个篇章、每一个日出、每一个月落。
春风拂动扇飞扬,扭起秧歌赶太阳。我们不再扭走那旧年月小脚婆姨站立不稳的闪腰步,我们要舞动新时代陕北儿女开放跨越的潇洒步……
林荫